困睫芒羊一欠伸,颓然忽已堕纱巾。
鼻端雷动君无怪,路熟华胥不问津。
【注释】1.芒:指睫毛。羊:这里指眼睛,因为眼睫如山羊的毛发。2.欠伸:伸懒腰。3.颓然:形容倦怠的样子。4.纱巾:古代女子头上的一种头巾,因用细丝制成,故名。5.鼻端雷动:形容鼻子闻到气味而感到震动。6.华胥:古地名,在今河南鹿邑县东。7.不问津:指不问渡口。8.君:你。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春日午睡的诗。首句写午睡之困倦;第二句写醒来之突然;第三句写路熟之无忧;末句写不问津之意。全诗以“昼寝”为中心,描绘了诗人在春日里午睡的情景,生动形象,饶有趣味。
第一、二句写春日午后,诗人在室内午睡,一梦初醒,觉得困极无聊,便伸个懒腰,打了个哈欠。这时忽然听到鼻端传来阵阵清香,他连忙用手去捂鼻子,但鼻子里仍然香气扑鼻。原来这香气不是从外界传来的,而是他从梦中飘进鼻孔的,所以虽然伸手掩鼻,却掩不住香气。这两句写午睡之困倦。首句写困倦,用“睫芒羊”来比喻眼睛,因为眼睫如山羊的毛发,所以这里用“芒”字来形容。二句写醒来之突然,用“堕纱巾”来形容,因为纱巾上缀满了花朵,像花环一般,所以用“堕”字来形容自己醒来时的情景。这两个动词都写出了午睡的困倦和突然醒来的状态。三、四句写路熟之无忧。诗人醒来后,看到窗外景色如画,心情舒畅,于是起身走到室外欣赏风景。这时,一阵花香扑面而来,使他不禁想起了家乡的美景。于是他想起了家乡的华胥(古地名,在今河南省鹿邑县东),那里的风景如画,花香四溢,让人流连忘返。诗人想到这里,不禁感叹道:“路熟华胥不问津。”意思是说,家乡的美景已经深深印在了他的心中,所以他不再关心渡口是否繁忙。这个结尾既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美景的怀念之情,也展示了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五、六句写不问津之意。诗人走出室外,来到一条小溪旁。这条小溪清澈见底,两岸绿树成荫,花香扑鼻,令人心旷神怡。诗人沿着小溪走着,不知不觉来到了一座桥边。这座桥古朴典雅,桥下的小河悠悠流淌。诗人走到桥边,抬头望去,只见桥上行人络绎不绝。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感到困惑或焦虑,反而觉得这些行人都是过客匆匆,与自己无关。这种心态正是诗人内心宁静的表现。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日午后的诗人午睡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家乡美景的怀念之情。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旅途中的种种困惑和焦虑的淡然处之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