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厌尘嚣欲学仙,上天官府更纷然。
不如啸傲东篱下,且作人间过数年。

诗句:人厌尘嚣欲学仙,上天官府更纷然。

注释:陆游(1125—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少有大志,二十九岁应进士试,名列第一,因“喜论恢复”,被秦桧除名。 孝宗时赐进士出身。 任历官枢密院编修兼类圣政所检讨、夔州通判。 乾道八年(1172年),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 孝宗淳熙五年(1178年),离蜀东归,在江西、浙江等地任职。 终因坚持抗金。 不为当权者所容而罢官。 居故乡山阴二十余年。 后曾出修国史,任宝章阁待制。 其词风格变化多样,多圆润清逸,不乏忧国伤时、慷慨悲壮之作。 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渭南词》等。

译文:人们厌倦了尘世的喧闹,渴望学习仙人的长生不老之道。但是,高高在上的官府们却更加复杂纷繁。我不如在东篱下啸傲自在,暂且在这里度过数年时光。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厌倦和对仙人生活的向往。他厌倦了官场上的纷扰和勾心斗角,想要寻找一种超脱尘世的生活方式。然而,他发现这种生活方式并不容易实现,反而让他陷入了更多的困境。因此,他选择在东篱下啸傲自在,过上几年逍遥的生活。

首句“人厌尘嚣欲学仙”直接点明了主题,表明诗人对尘世的厌倦和对仙境的向往。第二句“上天官府更纷然”则进一步描绘了官场的复杂和纷乱,与诗人的内心世界形成鲜明对比。第三句“不如啸傲东篱下”则是诗人的选择和决定,他选择了在东篱下啸傲自在,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最后一句“且作人间过数年”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态度和对未来的期望,他认为自己的人生应该像人间一样度过,而不是追求虚无缥缈的仙途。

全诗通过对比和反衬的手法,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态度和选择。他既厌倦了尘世的喧嚣和纷扰,又渴望找到一种超越尘世的方式。他的这种态度和选择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表达了他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同时,这首诗还体现了诗人的乐观精神和对人生的积极态度,即使面对困难和挑战,他也选择以豁达和乐观的心态去面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