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竹萧条带夕阳,故居依约古河傍。
颓垣坏甃无寻处,父老犹言学士庄。

注释如下:

  • 《过鲁墟先太傅旧隐》:经过鲁墟,拜访先太傅的旧居。
  • 桑竹萧条带夕阳:桑树和竹子在夕阳下显得凋零萧瑟。
  • 故居依约古河傍:故居就坐落在古河边。
  • 颓垣坏甃无寻处:破败的墙垣、倒塌的井台已经无法找寻了。
  • 父老犹言学士庄:父老乡亲还称这里为学士庄。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鲁墟参观访问先太傅旧居时所创作的。诗人首先描绘了故居周围环境的衰败景象:桑树和竹子在夕阳余晖中显得萧瑟,昔日的故居就坐落在古河旁。诗人用“桑竹萧条带夕阳”这一形象生动的画面,将故居周围环境的变化展现得淋漓尽致,使人仿佛置身于那一片荒凉之地,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凄凉。
    诗人转向故居本身,但所见的已是破败不堪的景象。他不禁感叹:“颓垣坏甃无寻处。”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故居现状的惋惜之情,同时也反映出他对过去岁月的怀念。诗人用“颓垣坏甃无寻处”这样的句子,既表现了故居的破败,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失落和无奈。
    诗人并未因此放弃对故居的关注。他继续前行,来到了故居所在地——学士庄。在这里,他遇到了乡亲们仍然亲切地称它为“学士庄”。这一句不仅展示了故居依然被人们珍视的事实,也反映了乡亲们对故居的感情以及他们对故居历史的了解。诗人通过与乡亲们的交流,感受到了故居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和意义。
    这首诗通过对故居周边环境和故居本身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故居的感情以及他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同时,诗歌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历史的尊重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