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斋居罢击鲜,木盘竹箸每随缘。
邻僧不用分香钵,莲芡犹堪过半年。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评价诗歌的思想情感及作者观点态度能力。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充分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主旨,在此基础上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艺术手法及诗人表达的情感。本题要求赏析诗句。首先读懂全诗,然后根据自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感受答题。
“老子斋居罢击鲜”,句中“罢”为罢免的意思,“罢击鲜”指不再吃新鲜水果;“老子”代指作者本人,“斋居”“击鲜”是说作者在斋舍里不再食用新鲜水果。作者用典,说明自己已经退隐,闲散生活,不再关心世事。“木盘竹箸每随缘”,句意:木盘和竹筷子总是随着缘分安排而使用。“随缘”指随遇而安,顺其自然。“随缘”表明作者的淡泊明志,不追求名利。
第三句,“邻僧不用分香钵,莲芡犹堪过半年”。句意:邻寺的小和尚不用分我那碗中的香灰,莲芡还可以供人食用半年。“分香钵”,指和尚们用来焚烧香火的钵盂。“莲芡”,莲花与芡实,都是可食用的植物。“分香钵”与“莲芡”相对照,说明自己的清静生活。“莲芡犹堪过半年”,表现了作者超尘脱俗的生活境界。“莲芡”是佛教用语,指莲花与芡实,都是可食用的植物;“犹堪”意思是仍然可以;“过半年”,表示时间长久,这里指作者过着清苦而宁静的生活。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你不必为我准备香灰,莲花和芡子仍可以供人食用半年。
【答案】
译文:老子斋居罢击鲜,木盘竹箸随缘用。邻寺小僧不用分香钵,莲芡尚堪供半年。
赏析:
此诗是作者晚年退隐后隐居山野之作。作者通过描写自己斋居生活的琐事来反映自己超然物外,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首二句写自己退隐山林,不再关心世事。后两句写自己隐居山林的悠闲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