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子还家已九龄,从师衿佩两青青。
长成勉作功名计,勿学衰翁老一经。

【注释】

阿通:诗人之弟。衿佩:衣带,指学生时代。

长成:长大后。勉:努力。功名:科举考试中举后做官。衰翁:年老的读书人。经:指儒家经典。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弟弟阿通的一封信中的一首诗。诗的前半部写阿通从师学习,后半部劝诫他勿学老儒生而要奋发有为。全诗语言平易,情真意切。

首句开门见山,点明阿通已经九岁了。接着写其从师学习,衣襟、佩饰都显得青翠欲滴,显示出阿通的勤奋好学。第二句承前一句而来,进一步写出阿通的刻苦学习的精神。“青青”二字用得很妙,既表明他的服饰颜色,又暗示了他的精神风貌。

第三句紧承第二句而来,勉励阿通要努力攻读,不要像那些老儒生一样只读死书,不做实际的事情。“老经”一词,既表明了老儒生的读书目的,又暗示了他们读书无用的思想倾向。这里用了反语,既讽刺了老儒生不求上进的思想,又表达了诗人希望阿通发愤图强的殷切期望。“勿学”二字,语气恳切,感情深厚,使阿通听了以后,一定会牢记在心,努力向上。

最后一句是全诗的总结。诗人希望哥哥阿通能够以自己的勤奋和聪明才智,发奋图强,成为有用的人才,而不是做一个无所作为的老儒生。这一希望既是对阿通个人的鼓励和鞭策,也是对整个封建社会读书人的深刻批评和有力揭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