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高正对烧畬火,溪近时闻戽水声。
破屋已斜犹可住,老牛虽瘠尚能耕。
山高正对烧畬火,溪近时闻戽水声。
破屋已斜犹可住,老牛虽瘠尚能耕。
这首诗是南宋著名诗人陆游的作品《村舍七首》之一。诗中通过描绘山村生活的宁静场景与劳作的艰辛,展示了作者对农民生活深刻的理解和感慨。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山高正对烧畬火”:此句描绘了一幅山野间的景象,山势高耸,正好对着烧畬的火光。畬是一种农具,用于翻土和耕种。这里的“正对”可能意味着山的高度恰好与焚烧畬火时的烟雾或火光相对,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溪近时闻戽水声”:“溪近”说明水边或河边的位置。这句描述了当水流经过狭窄地带时发出的声音,“戽水声”暗示了灌溉农田的情景,水的流动和声音是乡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破屋已斜犹可住”:这里提到“破屋”,可能是由于年久失修或者自然因素造成的房屋结构损坏。然而即便如此,这些房屋还能提供遮风避雨的地方,因此“犹可住”。这句话反映了陆游对农村贫困但依然坚韧不拔的生活态度的赞赏。
“老牛虽瘠尚能耕”:这一句进一步强调了劳动的辛勤和必要性。尽管提到了“老牛(指牛)虽瘠”,即牛虽然瘦弱,但它仍然能够进行耕作。这里的“瘠”字形容牛的体质不佳,但依然坚持工作。这反映了陆游对农民辛苦劳动的肯定和尊重。
赏析:陆游的诗作不仅反映了他个人的情感和经历,也折射出宋代社会的某些特征。他的诗歌常常蕴含着深沉的历史意识和对人民生活的关注。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农民简朴而勤劳生活方式的赞赏,以及他对这种生活背后所承载的社会价值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