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絮五更偏觉冷,薄糜未午已先饥。
谁知人不堪忧处,正是降魔奏凯时。
注释:
- 故絮五更偏觉冷:故絮,旧絮。比喻人的生活贫困,没有衣服穿。五更天,即夜半时分。偏觉冷,偏觉得寒冷。
- 薄糜未午已先饥:薄糜,薄粥。未午,即中午时分。先饥,先感到饥饿。
- 谁知人不堪忧处:谁知,哪知。不堪忧处,无法承受忧愁的地方。
- 正是降魔奏凯时:正是,正是的时候。降魔奏凯时,战胜恶魔,获得胜利的时候。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贫苦人民生活困苦的诗。诗人通过写自己的感受,表现了贫苦人民生活的艰辛和无奈。首句“故絮五更偏觉冷”,写出了诗人在寒冷的夜里,因为没有足够的衣物而感到寒冷。次句“薄糜未午已先饥”,写出了诗人在中午时分,因为没有食物而感到饥饿。两句诗都写出了诗人的生活困境和无奈,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贫苦人民的同情。
第三句“谁知人不堪忧处”,诗人突然转变话题,开始关注人们的内心世界。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们的理解和关心,也体现了诗人的思想深度。最后一句“正是降魔奏凯时”,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表现出诗人对于战胜困难的决心和信心。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个人经历,反映了贫苦人民的生活困境和无奈,也表达了诗人对贫苦人民的同情和关心。同时,诗中还蕴含着作者对于人生和命运的思考,使得这首诗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