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村北村鼓鼕鼕,刲羊刺豕祭潭龙。
一生衣食财取足,百世何妨常作农。

【注释】

《杂兴》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组诗,共十二首。这首诗是其中的第十二首。

春日杂兴:即春天的杂感。杂兴,随意而作,没有固定的题目和内容。

南村北村:泛指村。在农村里,每个村庄都有鼓楼。

刲羊刺豕:宰杀牛羊。刲,同“砍”,割;刺,用刀尖扎。

潭龙:水潭里的神龙,古代传说,龙有五脏六腑(鳞、须、耳、鼻、目、心),龙能吐气成云,为百虫之长,故以潭龙代指龙。

百世:千百年。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杂感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农民劳动辛苦的同情以及赞美农民辛勤劳作的精神。

首联写农村节日时的情景,村村鼓乐齐鸣,宰杀牛羊祭祀龙神。这里的“鼓鼕鼕”形象地刻画了热闹的气氛,也表现出人们对农事活动的热爱和尊重。同时,“刲羊刺豕”描绘了农民们在丰收季节忙碌的场景,他们为了祈求来年的丰收和风调雨顺,不惜牺牲自己的时间和辛劳。

颔联则转向诗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他对农民辛勤劳作的深深敬意。诗人认为,只要农民能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那么他们一生的付出就值得了;而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农民作为国家的基石,永远应该被尊重和保护。这一联诗体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操和对农民的深切关怀。

整首诗通过对农村节日场景的描绘和农民辛勤劳作的赞颂,展现了诗人对农民深深的敬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农民的尊重和保护的文化传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