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嫂羹存先戛釜,山僧斋竟始鸣钟。
孰知造物独怜我,一日未尝无夕舂。
【注释】
病中卧闻舂声二首:病中躺着听到春米的舂声。丘嫂:妻子。羹:粥。存:留。先戛(jiā)釜:先用木棒击打石臼,使食物捣烂。山僧:寺庙里的和尚。斋竟:斋戒结束。鸣钟:敲着铜钟。造物:造化、自然。独怜我:唯独怜悯我。夕舂:指舂米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病中所作。诗人因疾病卧床不起,听到妻子在厨房里舂米的声音,便作此诗以自慰。诗中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劳动的赞美。
首两句写妻子在家操持家务,丈夫卧病在家,只能听凭她料理家务事;而妻子则用尽心思,精心烹制美味的食物,为丈夫准备早餐。“丘嫂羹存先戛釜”,这一句的意思是说,丘嫂在煮饭前,先用力拍击石臼,使得谷物更加细腻。
三、四句则描绘了僧人在斋戒结束后才开始敲钟,说明僧人比丘嫂还要勤劳。最后一句“造物独怜我,一日未尝无夕舂”则表明诗人认为自然界有其规律,但自己仍然要努力生活,不能被疾病所困。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富有生活气息,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