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想说梅犹止渴,真闻舂米固忘饥。
未论炊熟香生甑,已觉抄来雪满匙。

【注释】

《病中卧闻舂声二首》,这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晚年的代表作之一。作者以独特的艺术视角,把病中听舂的声音与“说梅”、“舂米”、“炊熟香生甑”等自然现象联系起来,通过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描绘了一幅幅生动而鲜明的图画,从而深刻地揭示了疾病缠身、生命垂危的苦况。

【赏析】

第一首:

这首诗是李商隐晚年在卧病中写的。诗题中的“春声”指的是舂米的声响。“妄想说梅犹止渴,真闻舂米固忘饥”意思是说:妄想用梅花来解渴,实际上听到舂米的声音就忘了饥。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深深感慨。李商隐一生坎坷,屡遭挫折,仕途不如意,他曾多次辞官隐居山林,过着清苦的生活,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过对美好人生的追求,渴望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然而,现实却常常使他失望,使他痛苦。因此,当他听到春天的声音时,他会情不自禁地想起那些逝去的美好时光,感叹自己已经无法再像过去那样享受生活了。

第二首:

这首诗也是李商隐在卧病中写的。诗题中的“未论炊熟香生甑”意思是说:还没有谈论到饭煮熟了散发出香味。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活琐事的思考。李商隐虽然身处逆境,但他并未因此而沉沦,相反,他却常常思考一些看似琐碎但又极其重要的问题,比如吃饭、睡觉、生病等等。这些问题看似平凡无奇,但却都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真正经历过苦难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它们的重要性。因此,当他听到春天的声音时,他会更加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更加用心地去感受生活的美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