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城中秋夜长,灯笼蜡纸明空堂。
高梧月白绕飞鹊,衰草露湿啼寒螀。
堂上书生读书罢,欲眠未眠偏断肠。
起行百匝几叹息,一夕绿发成秋霜。
中原日月用胡历,幽州老酋著柘黄。
荥河温洛底处所,可使长作旃裘乡。
百金战袍雕鹘盘,三尺剑锋霜雪寒。
一朝出塞君试看,旦发宝鸡暮长安。
成都城中秋夜长,灯笼蜡纸明空堂。
高梧月白绕飞鹊,衰草露湿啼寒螀。
【注释】成都:指杜甫的家乡。秋兴:借指对故乡的思念。
【赏析】首联写成都中秋之夜。秋夜漫长,月光如水,照在堂上那盏灯笼上,发出微微的光芒。堂上的书生读完书后,想要睡觉却睡不着,因为思绪万千。
高梧月白绕飞鹊,衰草露湿啼寒螀。
【注释】飞鹊:即“惊鹊”,传说中喜鹊能报喜讯,故以之为秋来的象征。
【赏析】颔联写诗人在堂上看到的景象。高高的梧桐树,皎洁的明月,飞过树梢的喜鹊和草丛里露水打湿了的虫儿。
堂上书生读书罢,欲眠未眠偏断肠。
【注释】欲眠:想睡。
【赏析】颈联是写诗人因思念而不得安眠。他放下书本,准备躺下去休息,但心中却有无尽的思念之情。
起行百匝几叹息,一夕绿发成秋霜。
【注释】起行:起身行走。百匝:一百圈。
【赏析】尾联是写诗人因思乡而感叹不已。他想起床走走,但却百转千回,最终还是叹息一声,一夜过去,头发已经变得苍白如秋霜。
中原日月用胡历,幽州老酋著柘黄。
【注释】中原:指唐朝的国土,这里代指长安。胡历:指胡地的历法。酋:部落首领。著:穿。
【赏析】尾联是写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中原的日月都用的是胡地的历法,而在幽州这个边远地区,部落的首领却穿着黄色的衣服。这反映出诗人对自己身处边远之地,不能为国效力的遗憾。
荥河温洛底处所,可使长作旃裘乡。
【注释】荥河、温洛:都是地名,这里代指长安周边的一些地方。旃(zhān)裘乡:指匈奴人居住的地方。
【赏析】尾联是诗人对未来的期待。荥河、温洛等地都是长安周边的一些好地方,如果能够在那里长期生活下去,就可以像匈奴人那样穿上毡毛制成的衣服,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
百金战袍雕鹘盘,三尺剑锋霜雪寒。
【注释】百金:形容数量很多。雕鹘(gǔ):一种雕刻精美的鹰形器物。尺:量词,古代长度单位。
【赏析】这是诗人对自己武艺的自豪。他拥有一件价值百金的战袍,上面还雕刻着一只美丽的鹰;他的剑锋锋利无比,就像秋天的霜雪一样寒冷。这些都能说明他是一位勇猛的战士。
一朝出塞君试看,旦发宝鸡暮长安。
【注释】出塞:指出征边疆。君:你。
【赏析】最后两句是诗人对自己的期待。如果有一天能够出征边疆,那么我将在拂晓时出发,到达长安的时候已经是黄昏时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