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游西川醉千场,万花成围柳着行。
红锦地衣舞霓裳,翠裙绣袂天宝妆。
清歌一发无留觞,袅袅馀声萦杏梁。
黄金络马照路光,自护幂䍠观海棠。
搜奇选胜日夜忙,不惟燕宫碧鸡坊。
暮归奚奴负锦囊,路人争看放翁狂。
【解析】
题干要求赏析,首先应分析诗歌的内容,然后结合注释,从内容、手法和情感等方面进行分析。此诗写诗人游览赏花的盛况。首联“游西川醉千场,万花成围柳着行”,描绘了诗人在游玩中的陶醉之态。颔联“红锦地衣舞霓裳,翠裙绣袂天宝妆”,描写了诗人赏花时的美丽景象。颈联“清歌一发无留觞,袅袅馀声萦杏梁”写出了诗人赏花时的欢快心情。尾联“黄金络马照路光,自护幂䍠观海棠。”写诗人赏花时的威武之态。最后两句“搜奇选胜日夜忙,不惟燕宫碧鸡坊。”表现了诗人赏花时的快乐之情。据此作答。
【答案】
译文:
我游遍西川沉醉于花海之中,万朵花儿簇拥着杨柳在我身边飘行。
红彩织成的锦衣舞动着像霓裳的衣裳,翠绿裙子上绣着天宝年间的华丽衣裳。
一曲清歌唱罢杯盏空荡,歌声余音缭绕萦绕在杏梁之上。
黄金络头装饰的骏马光彩夺目,照耀着道路。自己保护着披风遮挡阳光观赏海棠。
搜寻奇峰美景挑选胜景日夜不停,不仅游历了燕王宫殿和碧鸡坊。
日暮归来仆人背起锦囊,路人争相观看我放翁狂野的样子。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诗人春日游赏名花的情景。诗中通过丰富的色彩、优美的动作、传神的神态,绘出一幅生动活泼、绚丽多彩的春日赏花图,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开头一句“我游西川醉千场”,交代了出游的时间和地点。“醉千场”是夸张的说法,表明游玩的兴致很高,也反映了诗人对于春天的喜爱与留恋之情。第二句“万花成围柳着行”,用“成围”形容花朵之多,用“着行”来表现柳絮随风飞舞的景象,形象地描绘出了一幅繁花似锦、落英缤纷的美景。三、四句“红锦地衣舞霓裳,翠裙绣袂天宝妆”,进一步描绘了诗人赏花时的美丽景象。红锦地衣,指穿着红色锦缎衣服的人;霓裳,指霓裳羽衣舞。这里用“舞霓裳”来比喻赏花之人翩翩起舞的情状,用“翠裙绣袂天宝妆”来形容她们的华贵与娇媚。这两句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将人物比作美丽的仙子,生动地表现出了她们婀娜多姿、仪态万千的姿态。
五、六句“清歌一发无留觞,袅袅馀声萦杏梁”,写出了诗人赏花时欢畅的心情。“清歌”指清丽的歌声,“一发无留觞”意谓歌声美妙动听到使酒杯都忘记了倒掉的地步。“萦杏梁”是指歌声回旋飘荡于屋梁之上。这两句既写出了歌声的美妙,又写出了花香的浓郁,营造出了一种和谐美妙的氛围。
七、八句“黄金络马照路光,自护幂䍠观海棠”,写诗人赏花时的威武之态。“黄金络马”指的是装饰华丽的马具,“幂䍠”是一种覆盖物。这两句既点染了环境的富丽堂皇,又突出了诗人的身份地位,同时更烘托出他游赏花林时的得意洋洋。
尾联“搜奇选胜日夜忙,不惟燕宫碧鸡坊”表现了诗人赏花时的快乐之情。“搜奇选胜”是说到处寻觅美好的景致。“夜”、“日”二字表明了时间之长,说明诗人赏花活动持续了很久。最后两句“不惟燕宫碧鸡坊”表明了其赏花活动的广泛性,不仅游览了名胜古迹,还游遍了民间的园林,充分体现了他广泛的爱好与求知欲。
这首诗以赏花为主题,通过细腻入微的刻画,展现了诗人赏花时的愉悦心情和闲适的生活情趣,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赞叹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