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边小丘因古城,上有巨竹数百个。
一径蛇蟠不容脚,平处乃可十客坐。
袅袅共看风枝舞,簌簌时听春箨堕。
古佛不妆香火冷,瘦僧如腊袈裟破。
门前西去长安路,日夜舳舻衔尾过。
老夫本乏台省姿,且就清阴曲肱卧。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所作的《题城西接待院竹下》,以下是对其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水边小丘因古城,上有巨竹数百个。
【译文】:在水边小丘上,因为古城而显得格外宁静,那里长着几百株巨大的竹子。
【注释】:水边小丘——水边的小土山
古城——指周围的城市
巨竹数百个——形容竹子高大粗壮,有数百根一径蛇蟠不容脚,平处乃可十客坐。
【译文】:一条小路弯曲蜿蜒,像蛇一般盘绕,没有地方可以停留,只有平坦的地方才适合坐下来休息。
【注释】:蛇蟠——比喻小路弯曲曲折
不容脚——表示小路狭窄,难以通过
十客坐——形容道路狭窄,只能容纳十个人并行行走袅袅共看风枝舞,簌簌时听春箨堕。
【译文】:我们静静地看着风中的枝条摇曳生姿,时不时还能听到春日新长的竹笋落下的声音。
【注释】:袅袅——形容树枝随风摇曳的样子
共看——表示大家一起观看的景象
风枝舞——指树枝在风中摇曳
簌簌——声音词,这里用来形容春笋落下的声音
春箨(tuó)——春季脱落的新竹皮古佛不妆香火冷,瘦僧如腊袈裟破。
【译文】:古寺里的佛像不再装饰,香火稀少导致香气淡漠;瘦弱的僧人穿着破旧的袈裟显得十分憔悴。
【注释】:古佛——指寺庙中的佛像
不妆——表示佛像不再涂饰,显得朴素无华
香火冷——表示香火少,缺乏活力和生机
瘦僧——指和尚
腊(là)——古代汉语词汇,表示年老、消瘦
袈裟(jiā shá)——佛教徒常穿的法衣,通常由多层布料缝合而成
破——指袈裟破损、破旧门前西去长安路,日夜舳舻衔尾过。
【译文】:门前通往长安的道路直通西方,每天都有无数船只来来往往。
【注释】:长安路——指的是通向唐朝都城的长安的路
舳舻(zhú lú)——古代大船的代称
衔尾而过——形容船只接连不断,络绎不绝地驶过老夫本乏台省姿,且就清阴曲肱卧。
【译文】:我原本就缺乏官场的身份地位,现在只好找一个阴凉的地方打个弯腿睡觉。
【注释】:老夫——自称老年之人
台省——指朝堂上的官职
姿——身份地位
且就清阴——找一个阴凉的地方休息
曲肱(gōng)——曲起手臂,即打瞌睡或打盹的样子
卧——躺下来休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城西接待院后的竹林中,观察到的自然景象及其所引发的感慨。整首诗通过对竹子、道路、僧人以及长安路途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世事沧桑的感慨。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勾勒出一个远离尘嚣、宁静致远的画面,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孤独与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