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病作书祟,常恨无新功。
兔瓯供茗粥,睡思一洗空。
郊居近城闉,漏鼓传鼕鼕。
缃帙开烂漫,牙签纷叠重。
朱黄参笔墨,照映灯花红。
鲁壁汲冢秘,天遣慰困穷。
衮衣窥藻火,宗庙听笙镛。
端居得至乐,生世岂不逢。
藜羹冷未啜,短褐忘严冬。
拜手谢造物,不须黑头公。

【注释】:

①衰病作书祟:形容自己衰老有病,常写文章。祟,迷信说法中指鬼怪的骚扰。②兔瓯:古代文房四宝之一,即笔筒。③睡思:指因读书而昏昏欲睡。④城闉:城郭的外廓。⑤缃帙:浅黄色的书套。⑥牙签:古代书籍分篇用象牙做的小棍,称为“牙签”。⑦朱黄:这里指笔蘸朱砂与墨汁。⑧鲁壁汲冢:指孔子在鲁国讲学时,曾到过周朝的故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并在洛水北岸的墙壁上刻下了《春秋》,这是《春秋》最早的文字记载。⑨衮衣:古代帝王穿的礼服。⑩藻火:古代的一种照明用具,以草或竹编成,下燃桐油或麻油。藻,通“璪”,装饰物。⑪宗庙:指帝王的祖庙。⑫端居:指在家闲居。⑬藜羹:用藜子做成的汤,藜是豆科植物,味苦。⑭黑头公:指官至高官的人。⑮不须:不必。

【译文】:
冬夜读书甚乐,偶作短歌
我衰老多病,常常写文章,恨没有新功。
兔子形的笔筒用来盛茶,喝茶后想睡一觉,把空想洗刷干净。
郊居接近城墙,漏壶传来打更的声音。
打开浅黄的书套,翻阅着琳琅满目的卷轴。
笔蘸朱砂和墨水,照亮了灯花映红了脸庞。
孔子的经书被汲黯所取,天意让人安慰我的困穷!
皇帝的龙袍照在藻火上,宗庙里奏笙演奏的音乐。
闲居在家很快乐,活在世上难道不好?
喝着冷菜汤还没动筷子,穿着破烂的衣裳忘掉寒冬。
拜手感谢造物的恩典,不必去追求什么大官位。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所作,抒发的是作者闲适恬淡的心情。诗的开头两句“衰病作书祟,常恨无新功。”就点明题旨。诗人说自己身体衰弱疾病缠身,经常写作,但又怕自己没新的功绩可立。这两句看似平淡无奇,实则蕴含着深沉的人生哲理,表现了诗人对生命价值的思考。接下来的几句,诗人描绘了自己的生活环境和心境状态,表达了自己闲适、恬淡的生活态度。

诗的中间部分,诗人进一步展开自己的思想感情。他写道:“兔瓯供茗粥,睡思一洗空。”这里的“茶”指的是茶叶,是文人雅士们常用的饮料;“兔瓯”则是一只小巧的茶杯;“茗粥”则是指茶水加米粒煮成的粥。这几句写出了作者闲适生活的一个细节,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这种生活的喜爱和享受。

最后两句“郊居近城闉,漏鼓传鼕鼕。”则写出了作者身处城市却能欣赏自然美景的情景。这里的“城闉”指的是城市中的高大建筑;“漏鼓”则是古代皇宫中报时的器具;“鼕鼕”则是指钟声的响声。这几句写出了作者对城市的熟悉和对自然的热爱,表现出他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向往。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闲适恬淡的心境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