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居镜湖上,一庵环翠屏。
竹林藏谽谺,岭路蟠青冥。
鶱腾立奇石,崭绝瞻危亭。
车马虽扫迹,猿鸟与忘形。
我行半九州,踏尽芒鞋青。
岂知雪满鬓,于兹敞云扃。
丹砂收箭镞,茯苓斸人形。
辽天渺归鹤,一瞬三千龄。

【注释】

卜居:定居。镜湖:在杭州西湖西南面。一庵:一座小房子,环翠屏:环绕着绿树。竹林:指山中竹林。谽(zhōu)谺(qiáo):同“楸”,大树。岭路:山中的小路。鶱(yǎn)腾:飞翔。立奇石:指立于山峰的岩石之上。巉绝:高峻险绝。瞻危亭:登临危险之亭以远望。车马:这里指人。扫迹:扫除足迹。猿鸟:指山林中自由自在的动物。忘形:忘却自己的形貌。我行半九州:我的足迹踏遍了半个中国。芒鞋青:草鞋已染成青色。雪满鬓:白发已经满头。辽天:遥远的天空。收箭镞:收回箭矢。丹砂:一种矿物,可以入药。茯苓:即云苓,一种可入药的真菌,古人认为它有解毒的作用。辽天:辽远的天空。渺归鹤:遥想归去之鹤,辽远而渺茫。三千龄:三千年。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卜居杭州西湖之畔,并隐居于灵隐寺后的山中。诗中描绘出一幅幽静的山村风光,流露出诗人的超然物外之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首联描写卜居镜湖上,一庵环翠屏的景色,表达了作者隐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颔联进一步描绘了山林的美景,通过对比,表现了山林的幽深与清幽之美。

颈联写诗人站在山峰上,俯瞰四周的美景,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最后两句则抒发了诗人对于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豁达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