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堕胡尘,北望但莽莽。
耆年死已尽,童稚日夜长。
羊裘左其衽,宁复记畴曩。
岂无豪俊士,愤气塞穹壤。
我欲友斯人,悲诧寄遐想。
梦行黄河滨,云开见仙掌。

北望

原题:《登幽州台歌》

译文:
我向北眺望,中原已被胡人践踏,只见无边无际的大漠莽莽苍苍。那些年老的已死,年幼的孩子在日夜成长。他们穿着羊皮袍,左襟已翻成右襟,哪还记得过去的模样!难道没有豪壮的俊杰之士,他们的愤慨之气已经充满天地。我想结交这些英雄志士,但悲叹世事无常,只能寄托在遥远的想象中。我梦见走到黄河岸边,云开之后看到仙人手掌般的仙山。

注释:

  1. 北望:诗人站在高台上远望北方。
  2. 中原堕胡尘:中原地区被胡人(指鲜卑族建立的北魏政权)侵略。
  3. 北望但莽莽:北望只是茫茫大漠而已。
  4. 耆年死已尽:老年的人都已经死了。
  5. 童稚日夜长:年幼的孩子一天天长大。
  6. 羊裘左其衽:穿羊皮袍子的老者,衣襟都翻成了右边。
  7. 宁复记畴曩:怎么还能记得过去的样子呢?畴曩,指过去的时代。
  8. 岂无豪俊士:难道没有英勇杰出的人才吗?(豪俊之士,指有才华的俊杰之人。)
  9. 愤气塞穹壤:他们的愤慨之气充满了整个宇宙。
  10. 我欲友斯人:我想结交这些英雄志士。(斯人,指这些人。)
  11. 悲诧寄遐想:悲伤感慨地寄托在遥不可及的想象中。
  12. 梦行黄河滨:梦中走到黄河边。
  13. 云开见仙掌:云雾散去后看见仙人手掌般的仙山。

赏析:
《登幽州台歌》是一首表达作者忧国忧民情怀的诗作。诗中通过诗人的视角,展示了中原大地被外敌入侵后的悲惨景象,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担忧和忧虑之情。全诗意境开阔,感情深沉,既有对历史的回顾,又有对未来的展望,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意识和强烈的爱国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