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风东北来,茆屋吹欲裂。
出门有奇观,湖上千峰雪。
日高炊未具,岁晚衣百结。
士岂无一长,所要全大节。

劲风东北来,茆屋吹欲裂。

东北的强风吹来,茅草屋子被吹得要裂开。

出门有奇观,湖上千峰雪。

出了门就看到了奇妙的景象,湖泊上万山如银装素裹。

日高炊未具,岁晚衣百结。

太阳升高了饭菜还没做好,到了年底衣裳破了又补又结。

士岂无一长,所要全大节。

读书人难道没有一点长处吗?关键是要有高尚的气节。

注释:此诗作于元和十二年(817)冬日。作者因《白集》而爱之,故作此诗以表敬仰之情。“古风”为五言古诗的一种体式,多写景、咏史或抒情。

赏析:此诗乃诗人在冬天读《白集》后所作,赞颂白氏“贫坚志士节”,抒发其“病中长高人情”。

首联“劲风东北来,茆屋吹欲裂”两句,起笔便点明风的方向是北,且是“劲风”,这正暗合了作者此时的心境——北归心切。同时,“茆屋吹欲裂”又写出了寒风的力量之大,也表明了作者对环境的艰苦生活有着清醒的认识。

颔联“出门有奇观,湖上千峰雪”两句,则将视野从室内拉到了室外,由近及远,描写出一幅美丽的画卷:湖面上,积雪覆盖,山峰苍翠欲滴;远处,白雪皑皑、晶莹剔透,宛如一座座白色的宫殿。这既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更寓含了诗人对家乡美景的思念之情。

颈联“日高炊未具,岁晚衣百结”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生活的艰辛。虽然已经到了中午,但诗人尚未准备好一天的食物;到了年底,衣物破烂不堪,需要修补很多次才能穿得上衣服。这两句既写出了生活的艰难,也表现出了诗人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尾联“士岂无一长,所要全大节”两句,则是诗人对白氏的高度评价和赞扬。他认为读书人的优点是有很多的,关键是要有高尚的气节。这既是对白氏的赞美之言,也表达了诗人自己的人生信条。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感情真挚,既有对自然的描写,又有对社会的感慨;既有对生活的热爱,又有对理想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