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居四十年,草木日夜长。
乔松已偃盖,稚松出蓁莽。
儒生学仁义,敢废自培养。
郁郁栋梁姿,拔地当百丈。
【注释】
郊居:住在郊外。四十年:指四十年的时间。
乔松:高大的松树,这里比喻有志之士。
稚松:指小松树。稚,幼小的样子。
儒生:指读书人。
拔地:指高耸入云。
百丈:形容高。
【译文】
我住在郊外四十多年了,草木日夜长得飞快。
老树上的枝条已经弯曲倒下,而小松树却在茂密的草丛中顽强地长了出来。
读书人学习仁义,不敢荒废自己来修养培养自己。
那些栋梁之材的树木,高高地挺立着,直插云天,可以高达百丈之多。
【赏析】
《古风》是一首七言古诗,共五章,每章八句,全篇一韵,其内容大致为抒发作者对于时事的感慨和对于人才的爱惜之情。首章“郊居四十年,草木日夜长”,描绘出一幅郊居景象图:作者居住在郊外,已有四十年之久,在这期间,周围的草木生长得非常茂盛,日日夜夜都在不断地生长。这两句诗描绘了作者对家乡景色的热爱以及岁月流逝的感慨。接着,“乔松已偃盖,稚松出蓁莽”,诗人以对比的方式,描绘出了两种不同的松树。老的松树已经弯下了枝头,而年轻的松树却顽强地生长在茂密的草丛中。这里的“乔”和“稚”分别指的是老年和年轻,诗人借此来表达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的不同看法。然后,“儒生学仁义,敢废自培养”,诗人借儒家学说,表达了对人们应该努力学习、自我提高的看法。他认为,人们应当像松树一样,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品质和能力。最后,“郁郁栋梁姿,拔地当百丈”,诗人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人们的赞美之情。他赞美那些具有高尚品质和才能的人,他们就像栋梁之材一样,能够支撑起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社会和国家的深刻思考和独特见解,同时也展现了他的才华和思想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