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湖有隐者,莫知何许人。
出与风月游,居与猿鸟邻。
似生结绳代,或是葛天民。
我欲往从之,烟波浩无津。
【注释】
镜湖:在今安徽芜湖,有一处名为镜湖的地方。
结绳代:上古时代以绳索为记事的符号。《史记·五帝本纪》载:舜治洪水后,“百姓皆归之,俗已善,去至渔猎巢居,使民下亲上死。
【赏析】
此诗是诗人游览镜湖而作。首句“冬日读白集”中的“白集”,指唐代诗人李白所编的《白氏文集》,这是李白生前最后一部作品。李白一生好交游侠士,其人格与志行可与古之隐士比肩。故题中称“爱其贫坚志士节”。第二句说:隐居在镜湖边的人我不知他是谁。第三、四句写隐者的生活态度:他们出外与风月游玩,居于则和猿鸟为邻。这两句既写隐者的清高,又寓含着对他们的赞美之情。第五、六句写诗人向往隐者的心境:“似生结绳代,或是葛天民。”结绳代,传说伏羲始画八卦,造书契时曾用结绳为记。葛天民,传说尧时的平民。《尸子》(一名尸祝)中说,尧之时有葛天民,能歌谣,其声至今犹存。这里说隐者可能像伏羲、葛天一样生活。第七、八句写诗人想追随隐者的愿望。“我欲往从之,烟波浩无津”。烟波浩,水茫茫。“津”,渡口,此处指隐者的居处。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隐士的仰慕。全诗虽无一字直接赞颂隐士,却处处流露出对隐士生活情趣的倾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