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寒每达旦,怀抱安得宽。
朝饥或过午,忍此良亦难。
饥寒诚吾忧,忧有甚饥寒。
弹琴不终曲,推去发永叹。
大儿破绿襦,三岁待一官。
小儿学耕稼,饭牛歌夜阑。
老翁垂八十,扪壁行蹒跚。
傍观勿嘲笑,穷死心所安。

解析:

  1. 夜寒每达旦,怀抱安得宽
  • 注释:在寒冷的夜晚,常常直到天亮,我的心情怎能得到宽慰。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寒冷的夜晚中感到的孤独和无助,以及内心的焦虑和不安。
  1. 朝饥或过午,忍此良亦难
  • 注释:每天清晨醒来时可能就已经饿到难以忍受,忍受这种痛苦确实很难。
  • 赏析:诗人通过描述早晨就开始感受到的饥饿,展现了他对食物的渴望和对生活的艰辛有着深刻的体验。
  1. 饥寒诚吾忧,忧有甚饥寒
  • 注释:真正的忧虑是饥饿和寒冷,比饥饿和寒冷更让人担忧的是饥饿和寒冷。
  • 赏析:这里强调了饥寒所带来的苦难是最为紧迫的,也是诗人所真正忧虑的事情。
  1. 弹琴不终曲,推去发永叹
  • 注释:虽然试图弹奏一曲,但总是未能完成,因此只能发出无尽的叹息。
  • 赏析:通过“弹琴不终曲”这个动作,传达了一种无奈和悲伤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失落和沮丧。
  1. 大儿破绿襦,三岁待一官
  • 注释:我的大儿子已经破破烂烂的衣服,只有三岁却等待做官的机会。
  • 赏析:这里通过描述孩子的状况来反映家庭的经济状况和社会的不平等,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孩子未来的期望和无奈。
  1. 小儿学耕稼,饭牛歌夜阑
  • 注释:小孩开始学习耕作和收割,晚上在牛旁唱歌。
  • 赏析:通过孩子的学习和劳动场景描绘了乡村生活的美好画面,但也反映出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
  1. 老翁垂八十,扪壁行蹒跚
  • 注释:一个年迈的老人头发花白,步履蹒跚地行走。
  • 赏析:这句诗通过老人的形象,展现了岁月的痕迹和生命的脆弱,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老年人的同情和尊重。
  1. 傍观勿嘲笑,穷死心所安
  • 注释:旁观者请不要嘲笑我们的穷困,因为贫穷是我们的命运。
  • 赏析:这是诗人对贫困生活的无奈接受和对命运的坦然面对,也体现了他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译文:

夜寒常至天明,怀抱何以舒展?
每日朝起已感饥肠辘辘,忍耐如此困苦实难维持。
饥寒之苦真令人忧心忡忡,比之饥寒更令我忧虑的还有饥寒。
尽管弹琴却未竟其曲,只能长叹无果。
大儿衣衫褴褛,年仅三岁即期盼仕途得意;
小儿勤学田间劳作,伴着牛鸣歌声直至夜阑。
年迈翁父头发雪白,步履蹒跚而行于墙边小径。
旁人不必嘲笑他们的贫贱,因为他们穷尽一生亦心安理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