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齿已两旬,日夜事医药。
对食不能举,况复议杯酌。
平生外形骸,常恐堕贪著。
时时邻曲来,尚不废笑谑。
青灯耿窗户,设茗听雪落。
不饤栗与梨,犹能烹鸭脚。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的理解与分析,注意通读全诗并理解诗意。“听雪为客置茶果”:在冬日的夜晚,听到雪落的声音,便为客人准备一些茶和水果。

“病齿已两旬,日夜事医药”:自己生病已经有二十多天了,日夜都在照顾自己的病。

“对食不能举”,“况复议杯酌”,:吃饭都吃不好,更何况喝酒?

“平生外形骸”,“常恐堕贪著”,:平生以来,我都是把形骸当作外物看待,常常担心自己会被贪欲所困。

“时时邻曲来,尚不废笑谑”,“青灯耿窗户,设茗听雪落”,:时常有邻里的友人前来拜访,我们依然谈笑自如;而我在昏黄的烛光下,煮着香茗,聆听窗外的大雪纷飞。

“不饤栗与梨,犹能烹鸭脚。”:连栗子和梨子也不摆弄一下,却还能烹制出美味的鸭子腿。

【答案】

译文:

冬日之夜,我听着外面的雪声,为来访的朋友备好了茶果。

我的病已经好长一段时间了,白天黑夜都在忙着照顾。

现在饭也吃不好,更不用说酒了。

平生来,我都把形骸当作外物看待,总是提防自己被贪欲所困。

时不时有邻居朋友来探望,我们仍谈笑风生;而我,在昏黄的灯光下,煮着香茗,聆听窗外的大雪纷飞。

我连栗子和梨都不摆放一番,却还烹调出了美味的鸭腿。

赏析:

这首《听雪》诗是诗人晚年隐居在庐山时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旷达的人生态度。

首联开门见山,直接点题,“听雪”二字,既写听,又写闻,以听觉、嗅觉结合的手法,渲染了一个宁静而幽美的环境氛围。同时,“听”字也暗含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如梦的感慨。

颔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疾病缠身的无奈,以及对病后生活的担忧。“对食不能举”,意味着连简单的饮食都无法自理,生活陷入困境。“况复议杯酌”,进一步描绘了病后生活艰难的情景。这里的“议杯酌”并非指饮酒,而是泛指生活中的琐事,暗示了诗人因病痛而无法参与社交活动。

颈联则转向描写诗人的生活情趣。“平生外形骸”,意味着诗人一直将形骸(身体)视为外物,不以形骸束缚自己。“尚恐堕贪著”,则是说诗人担心自己会被贪欲所困,陷入俗世的泥潭。这一联既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也展示了他追求高尚境界的决心。

尾联则转入描写诗人的内心世界。“青灯耿窗户”,“青灯耿窗户”,形容书房里灯火通明,照亮了整个房间。这是由于诗人独自在书房里熬过了漫长的长夜,终于迎来了天亮的希望。“设茗听雪落”,则是说诗人在寒冷的冬夜中,煮了一壶香茗,静静地听着窗外的雪声。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专注,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向往。同时,“听雪落”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幽美的环境氛围,并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追求。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田园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