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公谱西都花,蔡公亦记北苑茶。
农功最大置不录,如弃六艺崇百家。
曾侯奋笔谱多稼,儋州读罢深咨嗟。
一篇秧马传海内,农器名数方萌芽。
令君继之笔何健,古今一一辨等差。
我今八十归抱耒,两编入手喜莫涯。
神农之学未可废,坐使末俗惭浮华。
耒阳令曾君寄来《禾谱》和《农器谱》,我求诗以答之。
欧阳公作《西都花谱》,蔡公亦记北苑茶。
农功最重,置不记录,如弃六艺而崇百家。
曾侯奋笔谱多稼,儋州读罢深咨嗟。
一篇秧马传海内,农器名数正萌芽。
令君继之笔何健,古今一一辨等差。
我今八十归抱耒,两编入手喜莫涯。
神农之学未可废,坐使末俗惭浮华。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于曾侯的感谢之作。曾侯将他所撰写的《禾谱》和《农器谱》寄给欧阳修、蔡襄两位文坛巨擘,请求欧阳修为这两部书作序。诗人欣然应命,写下了这首七言绝句来表达自己的谢意。
诗人对两位大文豪的作品表示了高度的评价。欧阳修作的《西都花谱》和蔡襄作的《北苑茶录》都是非常著名的作品,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植物知识。因此,诗人认为农功是最重的事情,不应该被忽视。然后,他称赞曾侯的才华横溢,能够写出如此精彩的作品。最后,他表达了自己的喜悦之情,因为这两部书都是他非常喜欢的。
在这首诗中,诗人运用了大量的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例如,“神农之学未可废”一句就是引用了古代传说中的神农教民播种五谷的历史故事。此外,他还提到了一些与农事有关的人物和物品,比如“秧马”、“稻种”等,这些都与他的生活密切相关。
这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既表达了诗人对曾侯的感激之情,又体现了他对农事的重视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