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人采药来禹穴,骨瘦巉然鬓眉白。
结茅分得野鹿场,一夜北风三尺雪。
明朝过午势愈恶,虎兕交迹人声绝。
虚窗纵横丛竹入,幽涧荒寂孤松折。
冻吟孰窥袁安户,僵卧秃尽苏武节。
人生饥寒固亦有,养气不动真豪杰。
希名后世吾所耻,姓字宁与身俱灭。
班马复生无自书,我作此歌空激烈。
【注释】
稽山:指越州(今浙江绍兴)稽山。稽山雪:即《咏雪》。
高人:隐士。
采药:采药炼丹。
禹穴:传说中大禹治水的地方,在会稽山南,一名禹城。
巉:峻峭。
野鹿场:指山林空地。
北风:北方的寒风。
结茅:盖草屋。
交迹:交错践踏。
虚窗:空寂的窗子。
纵横:纵横交错。
丛竹:密布的竹林。
孤松折:形容荒凉萧瑟的环境。
冻吟:因寒冷而吟诵。
孰窥:谁窥视。
僵卧:僵卧不起。
僵卧秃尽:形容身体枯槁。苏武节:比喻高尚的气节。
希名后世:希望名声能流传后世。
希:少。吾所耻:这是我很引以为耻的。
班马:指班固、司马迁。复生无自书:如果班固、司马迁复活,也不会自己写文章。无自书:不会自己写文章。
此:这。空激烈:徒然激烈地唱。
【赏析】
此诗为《咏雪》组诗的第一首。诗人在诗中通过对稽山雪景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高尚气节的决心。
一开篇,诗人就以“高人”的身份出现在读者面前,他手持药具,来到禹穴采药炼丹。这个场景让人感到他是一位超凡脱俗的隐士。接着,诗中描写了稽山雪的壮丽景色。诗人站在高处,俯视着脚下的雪地,只见那些积雪如同白色的山峰一般巍峨耸立,令人叹为观止。这种美景让诗人想起了古人留下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然而,诗人并未陶醉于眼前的美景之中,而是将目光转向了远方。他看到了一片片被北风吹拂的雪花在空中飘舞,仿佛是在诉说着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二、三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稽山雪的壮观景象。诗人用“结茅分得野鹿场,一夜北风三尺雪”这样的诗句,将稽山雪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他不仅描绘了雪的洁白无瑕,还通过“野鹿场”这个词语,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同时,“一夜北风三尺雪”这句诗也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威严。
接下来的几句则是诗人的内心独白,他表达了自己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诗人认为,人生在世,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但只要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定,就能够度过难关。因此,他决心像古人一样,远离喧嚣的城市,寻找一个安静的角落来度过余生。
五、六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理解。他认为,隐居并不是为了逃避现实,而是为了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因此,他在隐居生活中,不仅要追求身体的健康,更要追求心灵的纯净和高尚。这种追求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也让他更加珍惜自己的清贫和简朴的生活。
七、八句则是诗人对自己的人生经历进行了回顾和总结。他曾经在官场上度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岁月,但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仰和原则,没有让自己陷入腐败和堕落的境地。如今,他已经退隐到稽山之中,过着一种平淡而宁静的生活。这种生活让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人生的真谛,也让他更加珍惜自己的清贫和简朴的生活。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未来的展望。他认为,虽然现在他已经退隐到稽山之中,但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将继续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好的生活,同时也要时刻警惕着身边的诱惑和威胁。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整首诗通过对稽山雪景的描绘和内心独白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高尚气节的决心。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通过阅读这首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艺术风格,也可以从中汲取到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