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崦可伐薪,稻陇可负耒。
但令二事集,一饱已有在。
霜林两株橘,春圃数畦菜。
仁哉造物心,乞我曾不爱。
炊烹付樵青,锄灌赖阿对。
乃翁亦自为,高枕听晨碓。
【注释】
幽居即事二首:作者在《幽居即事》诗中说:“一为幽居,一为胜游。此身虽老,其志不衰。”这组七言绝句就是他隐居山中时写的即事诗。
山崦可伐薪(yǎn):山中的村庄可以砍柴。崦是山坞,樵:柴火。
稻陇(lǒng)可负耒(luò):稻田的田埂可以挑担。
但令二事集:只要两件事凑到一块了。
一饱已有在:有饭吃了。
霜林两株橘(jú):霜降时节的树林间长着两三棵橘子树。
春圃数畦菜(qí):春天里园子里种有几垄蔬菜。
仁哉造物心(zhài):造化者的心肠真是伟大啊!
乞我曾不爱:我过去从来不吝惜。乞求:请求;吝惜:舍不得。
炊烹(chún pēng)付樵青:烧饭的事交给樵夫吧。樵青:打柴人。
锄灌赖阿对:除草浇地就靠你了。阿对:对,这里指丈夫。
乃翁亦自为(wéi):你老人家自己动手做。
高枕听晨碓(duī):高枕无忧地听着晨舂的声音。碓(duì):舂米用的石杵。
【赏析】
这两首绝句写诗人退居山野的闲适生活,表现了诗人淡泊明理、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和超然物外的旷达襟怀。
“山崦可伐薪,稻陇可负耒”,这是说山中人家可以砍柴,稻田里的水渠边上可以扛起犁头。诗人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田园风景,表达了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趣。
“但令二事集,一饱已有在”,意思是只要能将这两样事情办妥了,吃饱了就有了保障。这里诗人以幽默的语言表达他对田园生活的满足和惬意。
“霜林两株橘,春圃数畦菜”,这是写诗人在山中看到的景色和劳作的情景。橘树和菜圃是山中最常见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这些景物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心情。
接下来两句是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造物者的感激之情。诗人认为大自然的伟大在于它能够孕育万物,给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条件。这种观点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激之情。
“仁哉造物心,乞我曾不爱”,这里的“仁哉”是赞叹的意思。诗人认为大自然的胸怀宽广无比,它不会吝啬自己的恩赐给任何人,而会慷慨地给予众生。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炊烹付樵青,锄灌赖阿对”,诗人在这里进一步描绘了自己与山林融为一体的情景。他将自己生活中的琐事交给樵夫去做,而自己则享受着宁静的生活。这种生活方式体现了诗人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最后两句是诗人对人生态度的表述。他认为人应该学会珍惜眼前的幸福,不要过于追求名利。同时,他还鼓励人们要勇敢地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不断进取。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的人生哲学和价值观。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描绘了诗人隐居山野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他对自然和人生的热爱和感悟。同时,它也体现了诗人淡泊明理、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和超然物外的旷达襟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