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期与羡门,秦汉迹已陈。
不如东平公,一剑隐红尘。
醉歌题市楼,墨色粲如新。
叱咤兴风云,约束山川神。
从我者谁欤,夜渡黄鹤津。
这首诗是李白在乙巳年(公元755年)秋天独自饮酒时创作的。诗中通过描绘安期生和羡门高,表达了自己对功名利禄的淡泊之心。同时,诗人也借东平公之剑、黄鹤津夜渡等意象,展现了自己豪情壮志和不羁个性。
诗句解释:
“安期与羡门,秦汉迹已陈。”
注释:“安期”与“羡门”,都是道家神话人物,分别指的是传说中的神仙和仙人。这里的“秦汉迹已陈”意味着那些古代帝王将相的痕迹已经消逝,不再可见。诗人用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功名利禄的淡泊之情。“不如东平公,一剑隐红尘。”
注释:“东平公”可能是诗人自比或指代某位英雄豪杰。“一剑隐红尘”形容其英姿飒爽,一剑挥舞之间,便将纷扰的世事化为乌有。“醉歌题市楼,墨色粲如新。”
注释:“市楼”可能是指酒肆或酒馆。“墨色粲如新”形象描绘了墨色的鲜亮如新,可能指书写时笔触生动有力。“叱咤兴风云,约束山川神。”
注释:“叱咤兴风云”形容他发号施令时气势磅礴,足以激起风云变化。“约束山川神”则形容他能够掌控自然的神奇力量。“从我者谁欤,夜渡黄鹤津。”
注释:“从我者谁欤”反问句式,表达的是诗人对于追随自己的人是谁的疑问。“夜渡黄鹤津”则可能暗示诗人在夜晚渡江的情景,也可能象征着他的豪放不羁和追求自由的精神。
赏析:
此诗以李白独特的浪漫主义风格,通过描绘安期生和羡门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之情。通过对东平公之剑、黄鹤津夜渡等意象的运用,展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个性和追求自由的精神。整首诗语言豪迈,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是李白诗歌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