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和,原名孛术鲁翀,元代诗人,生于公元1279,卒于公元1338
元邓州顺阳人,本名思温,字伯和,改名种,字子翚。
女真族。
幼勤学,从萧克翁学。
成宗大德末,用荐授襄阳县儒学教谕。
历陕西行台监察御史,赈济吐蕃,多所建白。
泰定帝即位,迁国子司业,出为河南行省左右司郎中,清除积弊,省务为之一新。
文宗时,累拜集贤直学士。
官终江浙行省参知政事,卒谥文靖。
为文法古,学者仰为表仪。
有《文集》久佚,清缪荃孙辑为《菊潭集》。
生卒年:1279-1338
伯和,原名孛术鲁翀,元代诗人,生于公元1279,卒于公元1338
元邓州顺阳人,本名思温,字伯和,改名种,字子翚。
女真族。
幼勤学,从萧克翁学。
成宗大德末,用荐授襄阳县儒学教谕。
历陕西行台监察御史,赈济吐蕃,多所建白。
泰定帝即位,迁国子司业,出为河南行省左右司郎中,清除积弊,省务为之一新。
文宗时,累拜集贤直学士。
官终江浙行省参知政事,卒谥文靖。
为文法古,学者仰为表仪。
有《文集》久佚,清缪荃孙辑为《菊潭集》。
生卒年:1279-1338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诗句在上方,译文在下方可。下面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第一句:锦帆走灭淮海波,虬髯起操汤武戈。 - 注释:锦帆飘荡,仿佛消逝于淮海之波中;虬髯之士挥舞着兵器,仿佛重现了汤王、武王的战戈。 - 译文:锦帆如画般地在水面上飘动,似乎消失在淮海之波中,而那些虬髯壮士则拿起兵器,宛如再现了汤王、武王的威武形象。 第二句:荡民疮痏六朝下,天开百二秦山河。 - 注释:百姓饱受战争之苦
【注释】 来:归来。仍:依然。散兵:指逃散的士卒。烬:灰烬,比喻败亡。无留霏:没有留下雨丝。公名:您的名声。天下:指国家。岂:何。逐:追逐。薤露:古乐府《蒿里》诗篇名,这里指代死亡。晞(xī):晒干。盛事:盛大的事业。乘:利用。薪机:烧火工具。吾力:我的力量。振:振兴,恢复。叹:叹息。歔欷:抽泣。 【赏析】 此诗作于元和九年(814年),当时诗人在徐州担任司马,而徐州正是范仲淹被贬之处
诗句释义与译文: - 苍茫帝星移紫微:描述宇宙中的星辰在移动,如同帝王的宫殿在转移。 - 露寒金屋人依依:指在寒冷的露气笼罩下,华丽的金屋中的人依旧依恋不舍。 - 梦断瑶池宴王母:形容一场宴会因为某种原因而中断,可能是由于某种不幸的事件。 - 地上麒麟鞭不走:描述麒麟这种神兽无法被驱使,象征着无法被控制或束缚的事物。 - 山灵诃护魑魅中:山神在守护着那些邪恶和丑陋的事物,使其无法伤害到人们。
诗名:题公益答孙鲁斋帖作者:元朝孛术鲁翀 诗句一: 丞相裁诗答布衣,殷勤辞翰总珠玑。 译文: 丞相以诗词作为回应,言辞恳切而充满智慧,如珍珠般明亮闪耀。 注释: 此句描绘了丞相对孙鲁斋的诗歌回复,表达了诗人对于孙鲁斋诗歌的高度赞扬和敬意,同时也展现了丞相的智慧与才情。 赏析: 这两句诗通过对丞相与孙鲁斋对话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文人交往的重视,以及对于文人才华的赞赏之情。同时
《晋祠三首》是元朝时期的作品,作者是孛术鲁翀。这首诗描绘了晋祠的自然风光,通过泉水的声音、稻田的景象、山头的云气和树梢的风声,生动地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田园画卷。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掌文握瑞既符天:掌文握着瑞应(象征天意),与上天相符。 2. 宗子维城足尚贤:宗子守护着城池,足以成为贤人。 3. 功在生灵报君父:他的功绩在于养育生灵,报答君父。 4. 礼宜尸祝配山川
【注释】 天泓:指太原天池。雪霤:指天池之水。圣母祠:即圣母庙,在太原市晋源区。鉴容:照容颜。水利万家:指灌溉万顷良田。山灵:指晋祠的山神。司炎:司掌炎帝。政虐:政治上对农民的压迫。雨农:指降雨滋润农田。一洒甘霖:指及时降下雨水。泉关:指晋祠附近的汾河源头。抱珠龙:指龙王。 【赏析】 《晋祠》是唐代诗人韩愈的作品。这是组诗中的第三首,描写了晋祠周围的自然风光以及其周边地区的农业情况和气候特征。
范坟诗 忠文峨眉英,始也迹甚微。 堂堂薛简肃,旟隼西南飞。 其人古廉守,肯持蒟酱归。 所得一伟人,天下大布衣。 引以宾王家,光映春官闱。 昭陵宋仁主,前星久无辉。 犯讳言所难,雷电每霁威。 雄哉炼石手,妙补天巍巍。 丞相江南来,云掩扶桑晖。 旧德陈苦辞,往往阨谤讥。 诸贤抗章疏,弱卒攻坚围。 公力斡禹鼎,正气砰黄扉。 荆舒愤至骨,斥语笔自挥。 赠之以蕙兰,何往无芳菲。 时公与司马,声谐玉琴徽。
第一首 清澈的泉水在石间流淌,清脆悦耳如同玉石碰撞。稻香扑鼻,田野广阔,土地肥沃。 译文: 清泉在石头间潺潺流淌,声音清脆如同玉琮击打。稻穗飘香,田野开阔,土质肥沃。 注释: 清泉:清澈的泉水。 潺潺:形容流水流动的声音。 琮琤:指玉器相撞发出的声音。 玉冻香:稻谷散发出的香味如同玉石一样清新。 第二首 稻田上长满了杂草,纵横交错如同八卦阵形。山头云雾缭绕,仿佛在等待媒人下嫁。 译文:
注释: 1. 益公:指周益公,周敦颐的字。 2. 老气肃锋铓:形容笔法刚健有力,如锋利的剑刃一样锋芒毕露。 3. 孙氏:指宋代书法家孙过庭。 4. 青毡永:指孙过庭在书法上的成就将永远流传。 5. 宜开宝墨堂:指周益公应当开创一个以宝墨堂为名的书法工作室,培养更多的书法人才。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周益公书法技艺的诗。诗中“今观益公帖,老气肃锋铓”表达了作者对周益公书法技艺的高度评价
何景福是元代诗人。何景福,字介夫,号铁牛子,是元代淳安(今属浙江)人,他的诗歌创作在元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何景福的诗作《寓太平州和壁间旧题》展示了他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个人风格。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太平州美景的赞美,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情和追求。何景福的诗作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性,还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他的诗歌反映了元代社会的现实状况
元代诗人完颜璹,字仲实,号樗轩老人,生于1172年,卒于1232年。他不仅是金朝末年的著名文学家,还是蒙古帝国期间的重要文人。 完颜璹的诗歌风格以豪放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了对现实社会的看法,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他的诗歌不仅体现了个人才华与审美趣味,还折射出当时社会的风貌和历史变迁。在元代,尽管他的作品未能得到更广泛的流传,但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