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头访早梅,梅边邂逅笑颜开。
十年一梦看看老,万水千山得得来。
马祖话中心即佛,卢能偈里镜非台。
即今了却此公案,便是公门及第回。
【注释】
(1)大别山头:指湖北大别山区。访早梅:到山上寻找早开的梅花。邂逅:相遇。笑颜开:面带喜色。
(2)十年一梦:比喻人生短暂,如梦一般。看看老:形容时间过得很快。万水千山:形容旅途遥远、艰难。得得来:形容路途遥远、漫长。
(3)马祖话中:指禅宗大师马祖道一的禅语。心即佛,镜非台:禅宗认为,心即是佛,镜子并不是用来照见佛的形象,而是用来观照自己的内心世界。即今了却此公案,便是公门及第回:意思是说,现在已经了悟这个公案,就像在考场上答对了题目一样,能够顺利通过科举考试。
【赏析】
这首送别诗写诗人和友人离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首联“大别山头访早梅,梅边邂逅笑颜开。十年一梦看看老,万水千山得得来”。首句交代送别的地点在大别山区,二句点出朋友是去寻访梅花,三句说明与朋友的邂逅,四句写出了朋友远游的辛苦。全联表达了一种别离之苦和对友人远行的理解。
颔联“马祖话中心即佛,卢能偈里镜非台”。这两句的意思是,禅师们经常讲“心即是佛”,这是禅宗的一种观点;卢能则在一首偈子里说:“不是真风不动,如何唤作清凉?但于静处看,方见本来常。”意思是说,要见到真正的清凉世界,就要静心观察。这里诗人引用了禅师的话,并加以解释,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颈联“即今了却此公案,便是公门及第回”。“此公案”是指禅宗中的公案问题,也就是禅宗中的一些疑难问题。诗人在这里用“了却公案”来表示自己已经明白了禅宗的道理。最后一句“便是公门及第回”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仕途的看法,认为只有真正领悟禅宗道理,才能够顺利地通过科举考试。
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深厚,既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修养,又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是唐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