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池刺史寡尘缘,画戟墙头筑望仙。
黄鹤与谁同一去,碧桃无主又千年。

诗句释义:

  1. 思柳亭:此诗以“思柳亭”命名,意寓着对柳树的深深思念。柳树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离别的象征,如《诗经》中就有“杨柳依依,送君千里”的描述。在这里,诗人可能因某种情感而思念起柳树,表达了一种离愁别绪。
  2. 罗池刺史:罗池,可能是一个地名或特定的自然景观,刺史则是古代的地方官员。这里的“罗池刺史”可能指代一位负责罗池地区政务的官员。诗人通过这样的设置,可能是想表达出自己在处理政事之余,对自然的深切感受。
  3. 画戟墙头:这里指的是用画戟装饰的墙壁。画戟是古代一种用于仪仗的长矛,象征着权力和威严。墙上的画戟可能暗示了官员的权力象征,或是某种庄严的氛围。
  4. 望仙:望仙,意即仰望仙人,常用来比喻追求超凡脱俗的境界或理想。在这里,诗人可能是在描述自己对于某种理想境界的追求或向往。
  5. 黄鹤与谁同一去:黄鹤楼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化地标,相传常有仙人乘黄鹤离去。这里诗人可能在引用这一传说,表达自己对未来或理想的期待与不舍。
  6. 碧桃无主又千年:碧桃,是一种颜色鲜艳、花朵美丽的植物。无主则表示无人管理,千年则强调时间的长久。这句诗可能是在感叹美好事物的消逝,或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

译文:

在罗池之地,身为刺史,我远离尘世的纷扰,只愿筑望仙台于高墙之上。黄鹤飞往何处?是与我一同离去吗?那碧桃树下,空无一人,又过了千年岁月。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于人事变迁的感慨。诗中的“罗池刺史”和“画戟墙头”等元素,不仅构建了一个充满文化意味的场景,也映射出诗人自身的情感态度和生活状态。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对人生、时间和自然的哲学思考,使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美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