墟墓兴哀宗庙钦,斯人千古不磨心。
涓流积至沧溟水,拳石崇成泰华岑。
易简工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沉。
欲知自下升高处,真伪先须辨古今。
鹅湖和教授兄韵
墟墓兴哀宗庙钦,斯人千古不磨心。
涓流积至沧溟水,拳石崇成泰华岑。
易简工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沉。
欲知自下升高处,真伪先须辨古今。
注释:
鹅湖:即鹅湖寺,位于今浙江建德市西南20公里的洋镇境内。
和:应和;唱酬。此指作诗。
教授兄:诗人的朋友王迈(1486-1539)字子远,号南野,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
兴哀:兴起悲哀之情。
宗庙:古代天子或诸侯祭祀祖先的场所,这里指代国家。
斯人:这人。
千古:千年,很久的年代。
不磨心:永不改变的心志。
涓流:细流,比喻微小的事物。
积至沧溟:积累到沧海一样广大。
拳石:拳头大小的石头。
崇成:高耸成为。
泰华岑:泰山与华山,均为五岳。岑,山小而高峻者。
易简:简易、简单。
工夫:功夫,本领。
支离:零散、零碎。
升降:上升为官,或下降为平民。
古今:古往今来。
赏析:
这首诗是王守仁《登鹅湖寺楼》诗的一部分,全诗共八句,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态度的看法及对友人的劝勉之意。
作者通过描绘鹅湖周围的景色,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悲凉的气氛,使人仿佛置身于古人曾经经历过的悲伤之中。接着,他以自己的经历为例,说明无论世事如何变化,一个人的内心世界都是不可动摇的。这种坚定的信念是支撑着他走过一生的动力。然后,他又用“涓流”和“拳石”两个形象生动的比喻,表达了人生的艰辛与不易,但只要坚持不懈,终将取得成功的理念。最后,他用“欲知自下升高处,真伪先须辨古今”这两句话作为结束,强调了在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时,我们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判断,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并做出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