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靖祠堂在半村,敬瞻遗像忆师门。
洛中虽去名犹重,吴下曾来道益尊。
言立岂徒规后学,书存端可识真源。
瓣香再拜公应鉴,自愧传衣忝嫡孙。
解析与注释
第1句:拜尹和靖先生墓
- 关键词:拜、尹和靖
- 译文:我向尹和靖先生的墓地致敬。
- 赏析:此句表达了作者对先贤的尊重,通过“拜”字展现了对死者的一种敬意和追忆之情。
第2句:和靖祠堂在半村
- 关键词:祠堂、半村
- 译文:尹和靖先生的祠堂位于半山村。
- 赏析:描绘了祠堂的具体位置,为后文回忆师门环境作铺垫。
第3句:敬瞻遗像忆师门
- 关键词:遗像、师门
- 译文:我恭敬地瞻仰着尹和靖先生的遗像,回忆起我们师门的情景。
- 赏析:此句表达了作者通过遗像回忆师门的深厚情感,体现了师生之间深厚的感情。
第4句:洛中虽去名犹重
- 关键词:洛中、去、名
- 译文:虽然人已不在洛阳,但他的名字仍然被人们所珍视。
- 赏析:这句话揭示了尹和靖先生虽已逝世,但其崇高的名声却得以传承。
第5句:吴下曾来道益尊
- 关键词:吴下、曾来、道益
- 译文:在吴地,我曾拜访并尊敬地向他请教。
- 赏析:这里描述了作者曾经到访并与尹和靖先生交流的情景,体现了其求学的态度。
第6句:言立岂徒规后学
- 关键词:言立、岂、后学
- 译文:他的言行举止难道只是为了规范后学吗?
- 赏析:此句反映了作者对于尹和靖先生行为动机的质疑,可能含有对其教育方式的反思。
第7句:书存端可识真源
- 关键词:书存、端、真源
- 译文:他的著述留存下来,从中我们能够了解真正的学问来源。
- 赏析:强调了文献资料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对于理解历史和文化的贡献。
第8句:瓣香再拜公应鉴
- 关键词:瓣香、再拜、公应鉴
- 译文:我虔诚地烧香行礼,希望尹和靖先生能给予我的学业指点。
- 赏析:表达了作者对尹和靖先生学识与德行的崇敬之情,同时也显示了他求教的决心。
第9句:自愧传衣忝嫡孙
- 关键词:自愧、传衣、忝
- 译文:我惭愧于只是继承了衣钵,没有真正达到尹和靖先生那样的造诣。
- 赏析:此处体现了作者对自己能力的谦虚认识,以及对前辈学者成就的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