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载种农经,不见诗三百。
周官叙鞠衣,一言仅可摘。
黄华纪吕令,落英餐楚客。
伯始饮得寿,桐君书探赜。
移根候萌动,需时当甲拆。
我羡柴桑里,敢希履道宅。
不种儿女花,朱朱与白白。
阅谱品虽多,求栽地恐窄。
揠苗助其长,抱瓮溉以泽。
朗咏黄为正,流播风传格。
寒香紫茁兰,晚节铜柯柏。
相继早梅芳,一笑巡檐索。
【注释】
菊载种农经:种植菊花的农书,即《菊谱》。
诗三百:指《古诗十九首》等古代诗歌。
周官叙鞠衣:据《礼记·郊特牲》,周代有“鞠衣”之制。一说,周代有“鞠衣”之祭,而《周礼》中有“鞠衣”一职,为掌管祭祀服饰者。
一言仅可摘:语出韩愈《送高闲上人序》:“夫言非绳墨无以规世,非规矩无以信身。”
黄华纪吕令:黄华,一种黄色的植物,这里指菊花;吕令,古地名,这里指种植菊花的土地。
伯始饮得寿:伯始,即伯始先生,唐代诗人。饮得寿,意在饮酒能长寿。
桐君书探赜:桐君,即桐庐县,今属浙江;桐君书,指桐君先生的书信。探赜,探索深奥的道理。
移根候萌动,需时当甲拆:移根,移植;候萌动,等待萌芽;需时甲拆,指栽种后需要等待春天到来才能发芽。
柴桑里:陶渊明的住宅在柴桑。柴桑,在江西省九江市南。
履道宅:指道德高尚的住所。
不种儿女花:不种植供观赏的花草。儿女花,通常指供观赏的花朵。
阅谱品虽多,求栽地恐窄:阅读有关种植菊花的书籍很多,但种植菊花的土壤却很狭窄。
揠苗助其长: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
抱瓮溉以泽:怀抱水桶浇水来浇灌土地。灌溉,给植物提供水分。
朗咏黄为正:朗诵《诗经》《尚书》中的“采黄”(采菊花)篇,以作正音。
流播风传格:流传广泛,声名远扬。流播,流传传播。
寒香紫茁兰:指紫色的菊花,香气清寒。茁兰,长出的兰花。
晚节铜柯柏:指松柏树到了晚年还保持着坚韧的品格。铜柯,松柏的枝条。柯,树皮。
相继早梅芳:接连不断地迎来早开的梅花。
一笑巡檐索:一边欣赏着美丽的梅花,一边笑着在屋檐下徘徊。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菊花的七言绝句。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共28个字。前两句写菊花种植的历史和种植菊花的农书;后六句写诗人对菊花的喜爱之情和对菊花种植方法的描述。
诗的前两句说:“菊载种农经,不见诗三百。”意思是说:《菊谱》记载了种植菊花的农经,却没有收录古代著名的诗三百篇。这里的“农经”指的是种植菊花的书,而“诗三百”则是指古代的诗歌。这两句话是说,虽然有关于菊花种植的农经书籍,但却很少有关于古代诗歌的记载。这种对比反映了作者对于诗歌与农经的不同重视程度。
接下来的六句话,主要描述的是种植菊花的方法和技巧。其中包含了许多古人对菊花的喜爱之情,如“伯始饮得寿,桐君书探赜”,“移根候萌动,需时当甲拆”。这些句子都表达了作者对菊花的热爱之情。
这首诗的最后一句:“我羡柴桑里,敢希履道宅。”意思是说:我羡慕陶渊明的隐居生活,希望能够像他那样生活在一个道德高尚的住所中。这最后一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古代隐逸之士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