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萧萧寒食天,远行犹在楚江边。
人思故国迷残照,鸟隔深花语断烟。
薄宦未能酬壮节,良时空自感流年。
因循未学陶潜兴,长见孤云倍黯然。

巴东寒食

春雨萧萧寒食天,远行犹在楚江边。

人思故国迷残照,鸟隔深花语断烟。

薄宦未能酬壮节,良时空自感流年。

因循未学陶潜兴,长见孤云倍黯然。

注释:巴东:古地名,指长江和汉水交汇处一带。寒食:古代在清明节前一天或二日禁火扫墓。远行:远离家乡。迷:迷失、迷惑。语:细语、私语。薄宦:微官。酬:实现。良时:美好时光。因循:拖延、耽搁。陶潜:晋末诗人陶渊明的别称,这里借以自喻。倍:更加。

赏析:

“巴东寒食”首句点明地点和季节,寒食节正值春雨时节,天气乍寒还暖,正是踏青时节。然而诗人身在巴东,却只能远望楚江,不能随众同游,内心自然惆怅不已,所以用一个“犹”字来表达自己的无奈。第二联是写景抒情,诗人站在江边,眺望着远方的故乡,心中充满了迷茫与思念。他看到鸟儿在花丛中低语,仿佛在诉说着什么。然而这些美好的画面却被烟雾遮挡,无法看清,诗人的心情也因此变得沉重起来。第三联是写自己的处境,他虽然有一颗报效国家的壮志,但却因为身处微职而无法施展才华,只能徒然感叹时光荏苒。最后一句则是抒发自己的感慨之情,他认为自己的生活状态与陶渊明颇为相似,都是因为各种原因而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只是他更感到孤独而已。整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幅优美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现实的不满。同时,诗中的“迷”、“隔”、“空自”、“倍”等词语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读者能够深刻地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