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窗寒烛影沉沉,楚客乡思欲不禁。
板阁漏残人自远,水萤光淡夜方深。
牢愁闻雨眠疏屋,归梦随云彻故林。
忆着烟村旧风景,柿红时节又鸣砧。
注释如下:
- 秋夜怀归:秋天的夜晚思念故乡的情感。
- 背窗寒烛影沉沉:窗户外面,冷清的灯光映照出深深的影子。
- 楚客乡思欲不禁:作为楚国人(即屈原),对家乡的思念难以抑制。
- 板阁漏残人自远:木板阁楼上的漏壶滴水声已经结束了,而人已经离得很远了。
- 水萤光淡夜方深:水面上漂浮的水生萤火虫发出微弱的光芒,使得夜色更加浓厚。
- 牢愁闻雨眠疏屋:由于忧郁的心情,在风雨交加的夜晚只能睡在稀疏的房子中。
- 归梦随云彻故林:随着云朵消散,回到故乡的梦想也随之消散。
- 忆着烟村旧风景,柿红时节又鸣砧:回忆起烟雾缭绕的小村庄的旧时风景,柿子成熟的季节又开始响起了捣衣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秋天晚上思念故乡的情景。诗人通过写景和抒情相结合的方式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首句“背窗寒烛影沉沉”,描绘了窗户外冷清的夜景,寒烛的影子深深地投射在地上,给人一种孤独和寒冷的感觉。这反映了诗人在夜晚独自面对寒冷的环境,内心感到寂寞和无助。
第二句“楚客乡思欲不禁”,诗人以屈原自喻,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强烈思念。作为楚国的子民,他无法忍受远离家乡的痛苦。
第三句“板阁漏残人自远”,通过描述漏壶滴尽水珠的声音结束,以及人已经离开很远的情景,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孤寂感。这种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孤独和无助。
第四句“水萤光淡夜方深”,描绘了夜空中的水萤发出的微弱光芒,增添了一份宁静和神秘感。这种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沉思。
第五句“牢愁闻雨眠疏屋”,通过“牢愁”一词,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忧伤和压抑。他在风雨交加的夜晚只能睡在稀疏的房子中,这种描写传达了他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第六句“归梦随云彻故林”,通过“归梦”一词,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他的梦境随着白云飘散,也随风消散在故乡的树林之中。这种描写传达了他内心的哀伤和不舍。
最后一句“忆着烟村旧风景,柿红时节又鸣砧”,通过回忆烟村的旧日风景,以及柿子成熟的季节再次响起打柴的声音,表现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故乡的眷恋。这种描写传达了他内心的怀旧之情和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这首诗以秋天为背景,通过写景和抒情相结合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怀念和孤寂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古诗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