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路时风渐识情,一悲前计远愁生。
深秋寒气侵灯影,半夜疏林起雨声。
县印终年拘吏役,烟蓑何日避浮名。
穷通休问巢莲骨,大抵无徒是至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五言诗。下面是对每句诗的解释和赏析:
1. 官路时风渐识情
- 解释:官场上的气氛逐渐让我感受到了人情世故。
- 赏析: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在官场上的逐渐适应,开始认识到了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
2. 一悲前计远愁生
- 解释:一种悲伤之情涌上心头,因为之前的策略现在看来已不再适宜。
- 赏析:这里的“一悲”反映了作者对过往决策的反思,感到失望或担忧。“远愁生”则表达了对未来可能面临的困难的担忧。
3. 深秋寒气侵灯影
- 解释:深秋的寒意透过窗户,影响到室内的灯光。
- 赏析:这句描绘了深秋时节的自然景象,寒气侵袭,与室内昏暗的灯光形成对比,增添了一丝凄凉之感。
4. 半夜疏林起雨声
- 解释:深夜时分,树林中传来了雨声。
- 赏析:这句诗通过声音的变化,营造了一种寂静而又紧张的氛围,可能是由于即将来临的暴风雨。
5. 县印终年拘吏役
- 解释:县令的印章象征着权力,但这个印章也代表着被束缚,终年都要管理下属。
- 赏析:这句话反映了官场的严格规定和个人的自由受限,体现了官僚体制中的等级制度和权力制约。
6. 烟蓑何日避浮名
- 解释:烟蓑(即斗笠)象征着隐居的生活,希望有一天能够摆脱名利的束缚。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当前官场生活的不满。
7. 穷通休问巢莲骨
- 解释:对于个人的得失,不必过于在意,重要的是内心的平和与清高。
- 赏析:这句话强调了个人价值观的重要性,认为真正的成功不在于外在的成就,而在于内心的修养和自我实现。
8. 大抵无徒是至清
- 解释:大体上来说,一个人只要能做到清心寡欲,就是最纯净的人。
- 赏析:这句话是对前文的一种总结,强调了内心的纯净和淡泊名利的价值。
这首五言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内心情感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在官场上的体验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诗中的关键词“官路”、“寒气”、“疏林”、“夜雨”、“疏林”、“烟蓑”、“清”等不仅形象地描绘了当时的环境,而且深刻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