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城萧寺虽留滞,野鹤由来性本闲。
寒磬终宵鸣竹院,虚窗尽日对秋山。
旋移怪石资吟赏,应有孤云共往还。
自笑红尘成底事,幽期长是负松间。

赠宝上人

重城萧寺虽留滞,野鹤由来性本闲。寒磬终宵鸣竹院,虚窗尽日对秋山。

旋移怪石资吟赏,应有孤云共往还。自笑红尘成底事,幽期长是负松间。

注释:

  1. 重城萧寺:重城的寺院,萧瑟的寺庙。
  2. 野鹤性由来:野鹤本来性格就如此。
  3. 寒磬终宵:指寺庙夜晚敲钟的声音。
  4. 秋山:秋天的山。
  5. 旋移怪石:把怪石移到身边。
  6. 孤云:指天上飘动的云彩。
  7. 自笑红尘:自我嘲笑被尘世俗事所困。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诗,表达了作者与宝上人的深厚友情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首联“重城萧寺虽留滞,野鹤由来性本闲”描述了作者虽然身处繁华的城市之中,但仍然保持着超然的态度,像野鹤一样自由自在。颔联“寒磬终宵鸣竹院,虚窗尽日对秋山”则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在寒冷的夜晚,寺庙中的磬声悠扬;而当阳光洒满房间时,窗户对着的是秋天的山景。颈联“旋移怪石资吟赏,应有孤云共往还”则进一步描绘了作者与大自然亲密无间的关系:他会移动一些奇特的石头来欣赏,想象着自己和天空中的孤云一起飘荡。尾联“自笑红尘成底事,幽期长是负松间”则是作者对自己的处境进行了思考:他自嘲地嘲笑自己在世俗的纷扰中迷失了自己,而他的内心深处总是向往着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超然物外生活的向往。同时,它也反映了唐代诗人对于自然美的赞美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