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西风蝉噪时,萧萧疏叶已辞枝。
烟村物景都无赖,况是登临有所思。

【注释】

成安:古县名,在今河南省开封市。

九月:指农历八月,秋天的月份。

西风:秋风。

蝉噪:知了鸣叫。

萧萧:形容声音凄切。

辞枝:离开树枝。

烟村:烟雾缭绕的村庄。

物景:景物。

无赖:无聊。

登临:登上高处,此处指登上山岭或高处。

有所思:有某种思绪或感慨。

赏析:

这首诗是写秋景和秋怀,诗中描绘了一幅清幽宁静的秋日山水画卷。

首句“八月西风蝉噪时”,诗人以“西风”二字开篇,营造出一个凄凉、萧瑟的秋日氛围。紧接着用“蝉噪”一词点明了时令,即深秋季节,此时正值夏秋之交,蝉声渐起,预示着秋风的来临。这种季节变换的描写,使整首诗笼罩在一个苍凉而悲凉的氛围之中。

次句“萧萧疏叶已辞枝”,诗人通过对树叶的描述来表现秋天的特点。这里的“萧萧”二字,既形容了秋风的声音,也渲染了秋天的气氛。而“已辞枝”则表明了树叶的凋零,暗示着岁月的流逝。同时,这两句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年华易老的感慨。

接下来的“烟村物景都无赖,况是登临有所思。”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这里的“烟村”指的是被烟雾弥漫的山村,给人一种朦胧、迷离的感觉。而“物景”则是指周围的景物,包括树木、山川等。诗人通过这些景物来表现秋天的萧瑟之美。最后一句“况是登临有所思”,则是诗人情感的抒发。在这里,诗人不仅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更透露出一种孤独、落寞的情感。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深秋季节的自然美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年华易老的感慨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