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携拄杖过东林,掣电奔雷听法音。
青壁倚天元满眼,白云出岫本无心。
峨眉江崄公无度,法眼泉清我欲寻。
手种庭前柏树子,孤根应比乡来深。
诗句释义:
- “卐庵自东林欲还蜀:”这是第一句,描述的是一个从东林寺出发返回四川的情景。”卐庵”是作者的住所或者修行的地方,”东林”则是指佛教的寺院,通常与佛教修行、讲学等活动相关。”欲还蜀”表示作者打算回到四川去。
- “某以报恩招之大人赋诗劝请再次韵”:”某”是自称或者对他人的称呼,这里可能是作者自己或者其他人。”报恩”在这里可能是指感谢别人的帮助或者恩惠。”大人”是对对方的尊称,可能指的是某个官员或者有影响力的人。”赋诗劝请再次韵”意味着这个人写了一首诗来劝说作者继续他的旅程。
- “忆携拄杖过东林,掣电奔雷听法音”:这两句描述了作者在离开东林寺之前的情景,”忆携拄杖”回忆过去带着拐杖行走的场景,”掣电奔雷听法音”形容了听到佛法时的感觉,像是闪电和雷声一样震撼。
- “青壁倚天元满眼,白云出岫本无心”:这两句描绘了峨眉山的壮丽景色,”青壁倚天”指的是峨眉山的山峰高耸入云,颜色呈现出青绿色,而“元”字在这里可能是强调,“满眼”则形容视野中的景色。”白云出岫”则是说云雾缭绕在山峰之间,好像从山中飘出一样,“无心”可能是指这些景色本来无意于被观察,而是大自然本身自然而然地展现出来的。
- “峨眉江崄公无度,法眼泉清我欲寻”:这句诗中,“峨眉江崄”指的是峨眉山险峻的地形,“公无度”可能指的是没有达到某种境界或目标。”法眼泉清”则是说清澈的泉水象征着佛法的纯净,”我欲寻”表达了想要寻找这种清净之意的愿望。
- “手种庭前柏树子,孤根应比乡来深”:最后这句描述了作者回到家乡后所做的一件事——在庭院中种植了柏树苗,并期望这些幼小的树木能够像他的心志一样坚定,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变得更加强大和深远。”孤根应比乡来深”意味着这些柏树苗将成为他心中信念的象征,随着时间的推移将扎根更深,比喻着他的修行将更加坚定和深远。
译文:
回忆起携带拐杖走过东林寺的时光,仿佛闪电般快速且震撼人心。
站在青翠的山峰之上俯瞰整个景象,原本只是无心的自然风景。
峨眉山上的景色险峻如画,但我心中并无杂念。
想寻找一片心灵的净土,清澈的泉水象征着佛法的纯洁。
亲手在庭院中种下柏树幼苗,期待它们如同我的坚定信念一样茁壮成长。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述,展现了作者从一次重要的旅行经历中回望过去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望。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升华的情感。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佛法、修行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理念的认同和追求,反映了一种内心的宁静与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