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年已卜稻如京,雪尽春从草际青。
竹里红旗行点点,松间白塔见亭亭。
暖回宿麦开寒色,风约疏梅度晚馨。
却忆宣城李太白,也将诗句掣斋铃。

【注释】丰年:丰收之年。卜:预示。京:大。雪尽春从草际青:春色已到,积雪融化了。竹里红旗行点点:指旌旗在竹林中飘扬的景象。松间白塔见亭亭:指寺庙里的白塔出现在松树林中。宿麦:冬小麦,指春天的麦子开始长出嫩芽。寒色:春天的景色。风约疏梅度晚馨:微风吹过,梅花发出淡淡的香气。李太白:李白,唐代著名诗人。掣斋铃:用诗歌约束心灵。

【赏析】这首七言律诗,描写了初春时节的山寺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意。

首联“丰年已卜稻如京,雪尽春从草际青”:描绘了丰收的稻田和雪融后的春色。这两句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田园风光图,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宁静的田野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与生机。

颔联“竹里红旗行点点,松间白塔见亭亭”:描绘了寺庙中的红旗和白塔。这两句诗通过形象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静谧而又庄严的世界。红旗在竹林中飘扬,白塔映衬着松树林,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颈联“暖回宿麦开寒色,风约疏梅度晚馨”:描述了初春时节的气候特点。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现了季节更迭带来的变化。温暖的春风唤醒了沉睡的小麦,带来了新的生机;而微风则吹过梅花,使它们散发出淡淡的香气。这些细节描绘都让读者感到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

尾联“却忆宣城李太白,也将诗句掣斋铃”:回忆了历史上的著名诗人李白。这一句巧妙地将作者与李白进行了比较,既表达了对李白的敬仰之情,也暗示了作者自己的才情。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珍惜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具有一定的哲理性,通过对四季变化的描绘,反映了人生的起伏和变迁,给人以启示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