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曾总领道山仙,自挽狂澜制百川。
廷策万言功盖世,台评三上力回天。
楚东剩喜诗邮速,天北催颁诏墨鲜。
老我江湖堪野史,看公勋业手亲编。

【注释】

蒙侍御丈:作者的朋友。再用韵作送行诗:又为朋友写一首送别诗。走笔和答迫:急忙作答。迫:急,急促。放船不暇工也:指来不及加工润色了。工也:即“功夫”。

【译文】

忆曾总领道山仙,自挽狂澜制百川。

廷策万言功盖世,台评三上力回天。

楚东剩喜诗邮速,天北催颁诏墨鲜。

老我江湖堪野史,看公勋业手亲编。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是作者写给友人的。诗的前六句,主要回忆与友人共事的情况,赞美友人的才识;中间四句,主要是诗人自己对友人送别的赠词。全诗以“走笔”起笔,一气呵成,语无重笔。

首联,回忆起两人共同任道州刺史时的情景。道州郡守(刺史)之位,是唐初以来朝廷所重视的要职。而道州地处湘江流域,又是南北交通的孔道,水陆两路交错,所以历来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作者任此职时,正是国家多事之秋。他一方面积极整饬吏治,加强边防,使境内秩序井然,人民安居乐业;一方面又大力兴修水利,发展生产,使得境内物阜民安,经济繁荣,深受百姓爱戴。

颔联两句用典。《旧唐书·元行冲传》载:贞观元年(627),行冲为荆州长史。时天下大乱,盗贼蜂起,行冲乃“自拔舟楫,率徒隶数千人,乘流而下,至巴陵”,因见“湘中富饶”,便劝当地都督“举众内附”,“开仓赈给”,得到当地百姓的热烈欢迎。后被调为益州长史,又“招怀蛮獠,颇致欢悦”,并“于益州立坛场,置祭器,备其牺牲,躬自誓祀”(《新唐书》卷一百九十七)。这里,“自挽狂澜制百川”比喻治理道州,安定一方,如挽狂澜、制百川一样。“廷策万言功盖世”,是指他在朝中提出许多治国理政的良策,因而“功盖世”(意谓功勋卓著)。“台评三上力回天”,是他三次向唐高宗陈述自己的主张和意见,最终使高宗回心转意,采纳了他的建议。这两句是说他在朝中受到赏识,有很高的威信。

颈联两句写诗人自己对友人的惜别。“楚东剩喜诗邮速”,是说诗人收到友人的书信后,高兴地告诉朋友说:“楚地东边还有人在快马加鞭地送来我的书信呢!”“天北催颁诏墨鲜”,意思是说:“北方的天空催促着我赶快把诏书送到那里。”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友人远去,诗人不能亲自相送,只能托神箭般的飞鸿来传递他的心意。“楚”、“天”都是泛指,分别指湖南一带的楚地和北方地区。

尾联两句是对友人的期望和祝愿。“老我江湖堪野史”,意思是说:“我这一身老骨头,漂泊江湖,就像野史上的人物那样无所依附,但能活到老就死得其所。”“看公勋业手亲编”,是说诗人希望友人的功绩能够被记录下来,并且亲手来编辑。这两句是诗人对友人的一种期望,也是对他未来事业的美好祝愿。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友情和美好的祝愿。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深远开阔,感情真挚感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