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君保障仍茧丝,可怜民屋如罄垂。
今朝一雨秋事了,便可高咏丰年诗。

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诗:

次韵南轩喜雨:这是诗的标题,表明这是作者对南轩(可能是指某个地方或人物)喜雨之情的回应。

使君保障仍茧丝:这里的“使君”指的是地方长官,“保障”则意味着保护和维持。“仍茧丝”可能暗指织造业或纺织业的保护与繁荣。

可怜民屋如罄垂:这句诗的意思是,可怜的是百姓的房子,就像磬(古代的一种乐器,形状像钟,敲击时会发出清脆的声音)一样,已经悬挂到了尽头。这里的“磬垂”形象地描绘了房屋的破败景象。

今朝一雨秋事了:今天下雨,秋天的事情也结束了。这里的“一雨”指的是一场及时的降雨,“秋事了”则暗示着秋季的农作物收获季节的结束。

便可高咏丰年诗:这样一场及时的雨使得丰收的季节得以延续,人们可以愉快地吟诵关于丰收的诗歌了。这里的“丰年诗”指的是歌颂丰收的诗歌。

接下来是译文:

使君保卫仍然繁忙,织机声声不息。可怜百姓家破屋烂,如同磬一般悬挂在半空。今日一雨,秋风已逝,丰收的季节得以延续。我们可以高唱丰收之歌,颂扬丰收的喜悦。

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收时节的景象。首句“使君保障仍茧丝”,通过“保”字表达了地方长官对于民生的关注和保护,以及织造行业的繁荣。而“可怜民屋如罄垂”,则用磬的形象比喻了百姓房屋的破败,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第三句“今朝一雨秋事了”,则点明了雨水带来的不仅是短暂的凉爽,更是对秋天农事的结束和新季节的开始。最后两句“便可高咏丰年诗”,则是对这场及时雨的最好赞美,它让农民们能够继续他们的辛勤劳作,期待着明年的丰收。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普通百姓生活状况的同情和对大自然恩赐的感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