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慕清声实积时,前朝因幸拜彤闱。
稍瞻风致频相见,又恨霜天遽告归。
至德谩劳中下笑,高才须信古来稀。
自惭功行亏杨许,安得南真谈太微。
这首诗是送给一位名叫真人(或称真君)的人的,诗人通过赞美真人的品德和才华,表达了对真人的敬仰之情。
诗的第一句“仰慕清声实积时”,意为诗人对某人的声望和品质一直很钦佩,这种崇拜之情已经积累了很多年。这里的“清声”指某人的声望很高,“仰慕”则是表示敬仰之情。
第二句“前朝因幸拜彤闱”,意味着在古代,有人因为某种原因而有幸进入皇宫,被封为高官。这里的“彤闱”是指皇宫的大门或者宫殿,象征着权力和地位。
第三句“稍瞻风致频相见”,表示诗人经常看到或接触到这位真人,对其风采和气质非常欣赏。这里的“风致”指的是人的风度和气质,“频相见”则表示经常见到对方。
第四句“又恨霜天遽告归”,表达了诗人对真人突然离去的遗憾之情。这里的“霜天”可能是指秋季的天气,而“遽告归”则表示突然离开。
第五句“至德谩劳中下笑”,意思是真人的高德令人敬佩,但却受到一些人的嘲笑和非议。这里的“至德”表示极高的德行,“谩劳”表示徒劳无功,“中下笑”则表示下层人嘲笑他。
第六句“高才须信古来稀”,意味着真人的高超才能确实罕见,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考验和磨砺才能显现出来。这里的“稀”表示稀少,“信”表示确信。
最后一句“自惭功行亏杨、许,安得南真谈太微”,意思是诗人感到自己与真人相比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无法达到真人的高度。这里的“功行”表示成就和行为,“亏杨、许”则是与历史上著名的杨雄和许慎相比,表示自愧不如。而“南真”可能是指某个地方或某位名人,“谈太微”则表示谈论高深的道理或学问。
整首诗通过对真人的描述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真人的敬仰和羡慕之情。同时,诗中也反映了诗人自身的一些感慨和反思,如对成就和行为的自省以及对知识的追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