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使音书少,何妨好尚通。
看花虽各自,觅句却相同。
嚼蕊晨烟里,搴枝夜月中。
亦曾湖上坐,香底水精宫。
注释:
藉使音书少,何妨好尚通。
即使书信很少,但喜好和风尚相通。
看花虽各自,觅句却相同。
虽然看花的人各自不同,但寻找诗句却都相同。
嚼蕊晨烟里,搴枝夜月中。
在早晨的烟云中咀嚼桂花的花瓣,晚上在明月下采摘桂花的花枝。
亦曾湖上坐,香底水精宫。
也曾经在湖边坐过,那香气弥漫的水精宫中。
赏析:
此诗是次韵潘茂洪所作。潘茂洪是宋代诗人,他与诗人交往甚密,两人友情深厚,彼此之间有深厚的感情交流。这首诗就是他们之间的友谊往来,表达彼此之间的思念之情。
首联“藉使音书少,何妨好尚通”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的深深思念。尽管现在音书稀少,无法频繁地联系,但只要彼此的好尚相通、心意相通,就不必担忧距离之隔。这句诗表达了一种乐观、豁达的态度,展现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谊。
颔联“看花虽各自,觅句却相同”则是进一步强调了他们的友谊。虽然各自的看花体验各不相同,但彼此在寻找诗句时却能找到相同的感受。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与好友之间在诗歌创作上的相互启发、相互借鉴。
颈联“嚼蕊晨烟里,搴枝夜月中”则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诗人在清晨的晨雾中咀嚼着桂花的花瓣,仿佛品尝到了桂花的清香;而在夜晚的月光下,他采摘着桂花的花枝,感受到了桂花的美丽。这些细节描写生动传神,将读者带入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之中。
尾联“亦曾湖上坐,香底水精宫”则回忆了两人曾经一起在湖上坐着的情景。那时的湖水清澈见底,花香四溢,让人陶醉其中。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那段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
这是一首表达友谊、思念之情的诗歌。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感情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