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迥有牛过,村深无马嘶。
哨风惊客袂,膏雨慰耕犁。
游目花通野,吟情絮著泥。
幽坊惬虚眺,况复见新题。
这首诗是作者对叔祖阁学题逸村亭壁的应景之作,表达了他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对自然的欣赏。下面是逐句释义:
次韵叔祖阁学题逸村亭壁
桥迥有牛过,村深无马嘶。
哨风惊客袂,膏雨慰耕犁。
游目花通野,吟情絮著泥。
幽坊惬虚眺,况复见新题。
译文:
桥远有牛经过,村深无马嘶声。
哨风吹动衣袖,春雨滋润犁田。
放眼望去,花儿遍布田野,心情如絮落在泥土。
幽深的小巷让人愉悦,更难得的是还能见到新的题词。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应景之作时创作的,表达了他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对自然的欣赏。诗中描绘了乡村的美景,如桥远有牛经过,村深无马嘶声。又如哨风吹动衣袖,春雨滋润犁田。这些描绘都生动地展现了乡村的自然风光,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
诗中还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如放眼望去,花儿遍布田野,心情如絮落在泥土。这些描述都传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慨。
诗中的“幽深的小巷让人愉悦,更难得的是还能见到新的题词”这句话,更是展现了乡村的独特魅力和人文气息。它让人感受到了乡村的宁静和美好,也让人看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