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门风卷却吹开,陿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透,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竹轩诗兴
柴门风卷却吹开,陿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透,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释】
- 柴门:指简陋的农家大门。
- 陿径:狭窄的小路。
- 簟(diàn)子:一种用竹子或蒲草制成的席子,供人睡觉时铺在身上。
- 茶碗:用来泡茶的器皿。
- 篆烟:指燃烧香时的烟雾。
- 星穿透:形容星星透过云层映照下来,十分明亮。
- 雪压摧:被大雪压住,难以挺直的样子。
- 墙下一株梅:墙角下长着一株梅花,意喻坚强不屈的品质。
【译文】
柴门虽然被风吹得关上,但是当风吹过后它又打开了。狭窄的小路上新栽了一排排竹子。竹影轻轻摇曳,仿佛是从茶杯里伸出来的;竹叶的声音清脆悦耳,就像飘过篆刻的烟雾一样。夏天我疲倦地躺在床上仰望星空,星光穿透云层洒满大地;冬天我悠闲地坐在窗前吟诵诗歌,雪花压弯了树枝。我预计此刻应该更加美好吧,不要移动墙角下的那棵梅花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乡村景象,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一幅优美的自然风光画卷。全诗以“竹轩”为主题,通过对柴门、竹林、茶碗、篆烟等元素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诗人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拟人手法,使画面更加生动形象,如“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等诗句,都充满了诗意和想象力。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的手法,如将夏天的炎热与冬天的寒冷进行对比,将梅花的生长与周围的环境进行衬托,使得整首诗更具艺术感染力。此外,诗人还通过“预想此时应更好”这一反问句式,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哲理性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