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纪移居野水旁,年年尝为木樨忙。
若非老树从头发,安得西风彻骨香。
数朵折来犹甚爱,满林开后得无狂。
今番莫把寻常比,一段清香两主张。
注释:
半纪:指十五年。
木樨:桂花,又称丹桂、白桂等。
若非老树从头发,安得西风彻骨香:如果没有老树的发根,怎么能有桂花散发沁人心脾的香气?
数朵折来犹甚爱,满林开后得无狂:虽然只是几朵桂花,但仍然很喜爱;桂花满林开放之后,人们难免会有些狂傲不羁。
今番莫把寻常比,一段清香两主张:这一次,不要再拿平常的东西去比较了,因为这桂花散发着独特的清香,值得我们珍视和欣赏。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得到一些桂花后,写给朋友的一首七言诗。诗人通过描绘桂花的生长环境和特点,表达了他对桂花的喜爱之情。同时,他也通过对比和强调,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他对桂花的独特见解。
首句“半纪移居野水旁”,诗人描述了他十五年前移居到野外河边的生活状态。这里的“野水”指的是河流或湖泊,“半纪”则是指十五年。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回忆。
“年年尝为木樨忙”一句,诗人继续描绘了他与桂花之间的亲密关系。每年的秋天,他都会忙于采摘木樨(桂花)。这里的“木樨”是桂花的别称,“忙”则表示忙碌。这句诗展现了他对于桂花的喜爱之情。
第三句“若非老树从头发,安得西风彻骨香”进一步揭示了桂花生长的特点。如果没有足够的老树作为发根,桂花是无法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气的。这里的“老树”指的是大树,“头发”则是指树根。这句诗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第四句“数朵折来犹甚爱,满林开后得无狂”则是诗人对桂花的赞美。即使只有几朵桂花,他也会很喜欢;当整个树林的桂花都开放时,人们难免会有些狂傲不羁。这里的“甚爱”和“得无狂”都表达了他对桂花的热爱之情。
最后两句“今番莫把寻常比,一段清香两主张”是对整首诗的总结。这一次,不要再拿平常的东西去比较了,因为这桂花散发着独特的清香,值得我们珍视和欣赏。这里的“寻常”指的是平常的事物,“两主张”则是指两种选择或看法。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桂花独特之处的认可和赞赏。
这首诗通过对桂花的描述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它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美,以及如何去欣赏和珍惜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