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萱沿径绿抽牙,文杏飘蹊白覆沙。
过半春光须爱惜,沓来人事费拦遮。
妨寻蚁径看排阵,阻向蜂筒听报衙。
癖性杜门犹惮此,刺头尘土可堪嗟。

【注释】

麝萱:香花名。文杏:指海棠花,又名贴梗海棠、垂丝海棠。蹊:小路。半春光:一大半春光。须爱惜:应珍惜。沓来:接连不断。排阵:排兵布阵。杜门:闭门不出。刺头:尖顶。尘土:指尘土飞扬。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咏海棠花来表达作者的志趣和对现实生活的态度。

首联写春色满园,百花斗艳。诗人从侧面落笔,以“麝萱沿径绿抽牙”起兴,写海棠枝上嫩芽如箭般抽长,色彩鲜艳。“麝萱”,即海棠。这两句既点明了时令,又写出了海棠的生机勃勃。接着写“文杏飘蹊白覆沙”,则以文杏之繁茂映衬了海棠之秀美。“过半春光须爱惜”,“过半春光”指春天的一半时间,“须爱惜”是说要珍惜时光,不可虚度。这里诗人以景结情,寄寓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之情。

颔联写春末夏初,百花凋零而棠棣独盛。“过半春光须爱惜,沓来人事费拦遮。”春光已过了一半,人事纷扰,难以招架,所以应该珍惜光阴,不要为琐事耽误了美好的时光。“妨寻蚁径看排阵”,蚂蚁筑巢需要蚁径,而蚁巢虽小却能排成严密的阵势,诗人以此比喻自己虽然地位卑下但也要像蚂蚁一样努力工作,不要被外界干扰。“阻向蜂筒听报衙”,蜜蜂筑巢也需要蜂房,而蜂房虽小却能排列整齐,诗人借此比喻自己虽然地位卑微但也要在有限的条件下尽自己的力量去完成工作。“癖性杜门犹惮此,刺头尘土可堪嗟”,诗人说自己性格孤僻喜欢独处,对于这些琐碎的事情更是感到厌恶,就像刺头沾上了泥土一样令人厌烦。尾联写即使隐居深山也难免俗事纠缠,不如出门见世面、参与社会活动来得有意义。这里的“刺头尘土”是指那些琐碎的、微不足道的事情,诗人用“刺头尘土”形容它们,表达了他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海棠花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人在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形容词,使诗歌形象鲜明,富有感染力。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海棠花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自己理想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