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转苍湾静者家,抱墙修竹舞薝斜。
佛灯镜照无尽像,书馆池栽成行花。
粗有田园真可乐,不维车服更何加。
晚来清致因闲取,非故邀君一煮茶。
五林方沈氏居
沈氏居住在五林,也就是五棵高大的柳树旁(“五林”指的是五棵高柳)。
路转苍湾静者家,抱墙修竹舞薝斜。
道路转弯处有一个宁静的人家,那里有抱墙的修长竹子在随风摇曳。
佛灯镜照无尽像,书馆池栽成行花。
佛寺中的灯火如同镜子般明亮,照亮了佛像的无限细节;书馆的池塘里种着成行的莲花。
粗有田园真可乐,不维车服更何加。
即使身处简陋的乡村,也能感到真正的快乐;不需要华丽的车子和衣服,更能体会到生活的真谛。
晚来清致因闲取,非故邀君一煮茶。
傍晚时分,我悠闲地取水烧茶,并不是特意邀请你一起喝茶。
注释:五林,指五株高大的柳树;苍湾,形容道路弯曲的河流湾弯处;抱墙,靠近墙壁生长的竹子;佛灯,佛教寺庙中的灯火;镜,这里比喻佛寺的灯火;无尽像,指佛像的细节;书馆,古代学者读书的地方;池塘,种植莲花的水塘;田园,乡村;粗有,即“虽有”,指即使是;维,维护,这里指维持;车服,代指富贵奢华的生活;清致,清新的境界或趣味;闲取,闲暇时取水烧茶;非故,不是故意的。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大自然中寻找乐趣的情景。首句“五林方沈氏居”点明了地点,即五林旁的一处住所。第二句“路转苍湾静者家”,描述了通往住所的道路以及沿途的风景。第三句“抱墙修竹舞薝斜”,进一步描绘了住处周围的环境,特别是那抱墙而生的竹子。第四句“佛灯镜照无尽像”,则展现了寺庙中灯火辉煌的景象,以及佛像细节的美丽。第五句“书馆池栽成行花”,则表现了书房内书籍摆放整齐、池塘边盛开莲花的景象。第六句“粗有田园真可乐”,表达了虽然身处简朴之地却能感到快乐的心境。最后一句“非故邀君一煮茶”,透露出作者并非特意邀请朋友来共饮茶汤的情境,而是随意而为。整首诗通过自然风光、生活场景和内心感受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远离尘嚣、追求宁静与自然之美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