箨龙来向石根蟠,幻出摩尼跃翠盘。
今日山中晴亦雨,可无风过发清寒。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作者情感的诗作。下面是对每一句的具体解释:
箨龙来向石根蟠(竹笋在石头下面生长): “箨”是指竹笋的外皮,“龙”在这里比喻竹笋的形状或生命力。”蟠”意为盘绕。诗句形象地描述了竹笋从石头下方生长的情景,仿佛是在岩石间蜿蜒盘旋。
幻出摩尼跃翠盘(竹笋变成彩虹般的光芒): “摩尼”是一种佛教中象征光明和智慧的宝石。”翠盘”可能是指绿色、生机盎然的山景。这句诗形容竹笋在阳光映照下,仿佛化作一道彩虹,闪耀着光芒,美丽非凡。
今日山中晴亦雨 (今天山上晴朗时也有雨意):诗人用“晴亦雨”来形容天气多变,既有阳光明媚的日子,也有细雨纷飞的时刻。这种描述传达出了一种自然界的变幻无常和诗意的美。
可无风过发清寒(风吹过时,树叶发出清新的寒意): 这里的“风过”指的是风吹过树梢的景象。”清寒”通常指凉爽的感觉。这句诗描绘了风吹拂时树叶发出的清凉之感,增添了一丝秋天的气息。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竹笋的生长环境以及它在阳光下的变化。诗人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将竹笋的生长过程和自然风光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此外,诗中的“晴亦雨”、“风过发清寒”等意象,不仅丰富了诗歌的画面感,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变化的敏感和深刻的观察。整体上,这首诗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引人深思自然之美的永恒与变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