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鬓争如竹际苔,秋千犹记玉骢回。
短篱数尺花成簇,一日春悰不往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在寒食节前一天游览西湖时写下的三首诗之一。
第一句:“衰鬓争如竹际苔,秋千犹记玉骢回。”
- “衰鬓”:指诗人自己的头发已经变白,形象描绘了岁月流逝、年华老去的情景。
- “竹际苔”:指的是竹林中覆盖着苔藓,形容环境的清幽和宁静。
- “秋千”:指的是荡秋千的活动,这里指诗人年轻时曾经喜欢玩荡秋千的游戏。
- “玉骢”:古代骏马的一种,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物。
- “回”:指的是荡秋千的动作,给人一种欢快的感觉。
第二句:“短篱数尺花成簇,一日春悰不往来。”
- “短篱”:指的是篱笆,用来保护植物免受外界干扰。
- “数尺”:指的是篱笆的长度,这里用来形容植物生长得非常茂盛,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 “花成簇”:形容花朵盛开的样子,像是一团一团的,给人一种繁花似锦的感觉。
- “春悰(qing)”:指春天的心情,这里指春天里的美好时光和心情。
- “不往来”:意味着春天里的人们不会像往年一样聚在一起赏花游玩,表现出一种与往年不同的氛围。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怀念之情,以及对当前季节变化的感慨。通过描绘竹子、秋千等自然景物和植物的生长状态,以及春天里人们的活动变化,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和人类生活的深刻理解。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