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竹依松望最宜,如无似有乍开时。
思量切比幽人语,不著工夫格自奇。
【注释】
①玉照堂:作者的住所,在苏州。②映竹依松望最宜:映着竹子、靠着松树,眺望景色最为合适。③幽人:隐士,诗人自称。④切比:比喻,类比。⑤格自奇:格律自成一家,即自然成趣。
【赏析】
“映竹依松望最宜”,首二句写景,交代了观梅的时间和地点。映着竹子、靠着松树,眺望景色最为合适。这两句诗写出了梅花与环境的关系,突出了环境的优美,为下文写景作铺垫。“如无似有乍开时”,第三句写景,是全诗的关键。“乍”字表明梅花刚刚开放。此句运用拟人手法,说好像梅花没有存在过一样突然开放。这是写梅子花蕾初绽时的情景,以虚衬实。“思量”二字,表明作者在欣赏梅的时候,情不自禁地联想到了梅花的品格。“切比幽人语”,第四句写景,进一步写梅。“幽人”指的是隐居山林的人,作者用自己比幽人,表明自己的心志。这两句诗把梅与幽人的品格相比,突出了梅花高洁的品格。“不著工夫格自奇”,最后一句写梅,点出了题意。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我不需要刻意去修饰,我的品格就已经非常出色了。
【译文】
在玉照堂观看梅花二十次,
映着竹子、靠着松树观赏景色最为合适;
好像没有梅花却好像有梅花,
忽然开放时令人惊奇。
想起梅花就想到隐士的话,
不刻意修饰却自然有奇特之处。